[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式直骨伞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6239.2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0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田 |
主分类号: | A45B23/00 | 分类号: | A45B23/00;A45B25/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657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式直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动式直骨伞。
背景技术:
伞具,作为一种遮风挡雨的用具,普遍为大众使用。伞具根据伞骨区分有直骨伞和折骨伞,而根据开伞使用情况可分为手动伞和自动伞,对于自动的直骨伞,为了配合开收伞动作,中棒需要增加一节,在开伞使用时,中棒伸长,而收伞时,中棒收缩。传统的自动式直骨伞,其是通过中棒内部的压缩弹簧及拉绳配合实现自动开伞,但由于中棒之开伞伸长、收伞收缩的结构特点,其内部设置的拉绳为了满足开收要求,需要做多次绕设滑轮设计,方可连接到下巢上,结构较复杂,增加制作难度,且制作成本高。
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习知自动式直骨伞之结构缺失与不便之处,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新型、实用的自动式直骨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式直骨伞,其结构简化,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式直骨伞,包括上巢、下巢、中棒及主骨、支骨,中棒内孔设有开伞用的压缩弹簧及拉绳,中棒的外管连接上巢,压缩弹簧设置在中棒的外管内部,拉绳的下端固定于内管或手柄,拉绳的上端穿出中棒并绕过一滑轮后向下连接在下巢上,下巢设有向下加长延伸的下延段,在下延段的下端设有拉把;在拉把下段或者是中棒的外管下端设有收伞扣接的扣孔,以配合中棒下端适宜位置之卡扣或者是手柄上的按钮之扣合部扣接,达成收伞定位。
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式直骨伞,包括上巢、下巢、中棒、主骨、支骨及收伞拉簧,中棒内孔设有开伞用的压缩弹簧及拉绳,中棒的外管连接上巢,于中棒内设有一芯管,芯管上端固定上巢下段,下端空置于中棒内;拉绳穿设于芯管中,拉绳的下端连接有一子弹头扣,在中棒下端的手柄内设有控管,以配合子弹头扣扣接;拉绳的上端穿出中棒并绕过一滑轮后向下连接在下巢上,下巢设有向下加长延伸的下延段,在下延段的下端设有拉把;在拉把下段或者是中棒的外管下端设有收伞扣接的扣孔,扣孔配合安装在手柄上的按钮之扣合部扣接。
上述方案中,下巢向下加长延伸的下延段为管状或片状;下延段、下巢及拉把为组合结构,或者为一体成型制作。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在下巢设有向下加长延伸的下延段,以配合收伞,达到缩短拉绳,使拉绳的上端穿出中棒后只需绕过一滑轮即可向下连接在下巢上,简化结构,降低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且使用方便、顺畅,结构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之结构收伞示意图;
附图3为图1之结构形式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附图4为图1之结构形式再一实施例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图5之结构自动收伞示意图;
附图7为图5之结构完全收伞示意图;
附图8、9为图5之结构形式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图5之结构形式再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田,未经刘福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6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