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开窗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8959.2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1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鲁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文杰 |
主分类号: | E05F15/04 | 分类号: | E05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3153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开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窗器设备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动开窗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建筑面积的减少,现在的楼房大多为高层,而楼距也很近,所以导致低层的居民采光困难。目前的建筑房窗特别是一些高级的楼宇,大型建筑物的窗型如机场、体育中心、工业化厂房等都,基于采光、换气、通风、环保及充分利用绿色源的需要,窗扇一般做的比较大而且比较高,以令更多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屋内。
但是,由于窗扇比较高,使得人们难于对窗户开启和关闭。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开窗器,以解决距地面距离较高、窗扇面积大等原因造成窗的开闭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开窗器,包括外壳机构,气动往返推动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气动往返运动机构与所述密封机构连接为一体套装于所述外壳内。
优选的,上述气动开窗器,所述外壳机构为两层外壳,具体为外气缸管和内气缸管,所述内气钢管套装与所述外气缸管内部。
优选的,上述气动开窗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机构前端的气缸前座和设置在外壳机构后端的气缸后座,且所述气缸前座上设置有进气口。
优选的,上述气动开窗器,所述密封机构分别为设置在气动开窗器前端的密封机构和后端的密封机构;
设置在前端的密封机构具体为:卡圈、轴杆座和密封圈;
所述卡圈设置在所述气缸前座内部的顶端;
所述轴杆座设置在所述卡圈的下端;
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轴杆套的下端;
设置在后端的密封机构具体为:套筒、后轴杆和轴杆座;
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气动往返推动机构的尾部;
所述轴杆座套装在所述后轴杆的外圈上并设置在后轴座内。
优选的,上述气动开窗器,所述气动往返推动机构具体为气缸顶杆和设置在气缸顶杆顶端的螺杆接头,且所述螺杆接头顶端设置有垂直于其轴线的孔。
优选的,上述气动开窗器,还包括的接头,所述接头通过销轴设置在所述螺杆顶部。
优选的,上述气动开窗器,还包括固定块和固定架;
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固定架通过销轴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产生了以下有益果:安全可靠、运动灵活、操作简便、外观新颖,既保证窗体的配合,要保证窗体安装美观。推拉力可达1000N,同时可根据窗型、窗重,推程,开窗方式,调节开窗器的位置参数以达到满意效果。气动开窗器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窗用型材配套,且由于采用了固定架与外壳的滑动配合,确保了开窗器的全过程始终保持合理的受力角度,充分保证了推杆的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开窗器拆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开窗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开窗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开窗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开窗器,以解决距地面距离较高、窗扇面积大等原因造成窗的开闭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思想为:通过气压推动顶杆,完成窗户的开启和关闭,从而避免人们必须登高去开窗户的危险性和困难。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开窗器拆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开窗器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开窗器装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螺杆接头,2为螺母,3为卡圈,4为轴杆座,5为密封圈,6为接头,7为气缸前座,8为轴芯套,9为外气缸管,10为气缸顶杆,11为内气缸管,12为固定座,13为前轴杆,14为套筒,15为小弹簧固定座,16为气缸后座,17为后轴杆,18为轴杆座,19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文杰,未经鲁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8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体重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后备箱的可折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