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态工法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9168.1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品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霖广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态工法的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防护坡是使用石块、水泥等材料砌成的,这种结构的防护坡不仅施工量大,实施困难,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相对容易溃堤,同时其也不能对环境进行绿化等,无法长期、有效的实现防护。而普通的防护坡更容易形成溃堤,造成土壤流失,不利于环境保护,更对堤坡附近的人们造成重大损失。尤其在我国南方及其它雨水充足的地域,防护坡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地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态工法的结构,克服了上述实施困难,效果差的缺点;实现了从根本上防止边坡土壤流失,增强防洪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生态工法的结构,包括笼体和笼盖,所述笼体顶部设有笼盖,笼盖通过高镀锌材质的铅丝固定在笼体上;所述笼体内设有土石笼袋,土石笼袋为聚丙烯材质结构,土石笼袋与笼体内侧之间设有麻椰毯层。
所述土石笼袋由袋身、黏接口和封盖组成,所述袋身为方形结构,袋身顶端一侧设有封盖,袋身顶端其它侧面设有黏接口,所述封盖黏接在袋身顶端的黏接口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生态工法的结构的有益效果为:具有充分的柔软度或变形能力,能够承受地面的沉陷而不损坏;具有补强特性,能承受任何形式 的应力;具有长期的耐久性,安装、养护及日后修改方便;适用性广,土石填充材料,取材方便,可进行绿化植生,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互动,并大幅减少水泥丛林冲击环境;就地取材,填放天然材质,减少土方外运造成的污染,并可舒缓河道淤积量,改善通水断面,加大通水面积,改善水流通过的流况,减少水患。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生态工法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生态工法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生态工法的结构的土石笼袋的示意图。
图中:
1、笼体;2、盖体;3、麻椰毯层;4、土石笼袋;5、袋身;6、黏接口;7、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生态工法的结构,包括笼体1和笼盖2,所述笼体1顶部设有笼盖2,笼盖2通过高镀锌材质的铅丝固定在笼体1上,所述笼体1为高镀锌材质结构的长1米、宽1米、高1米的结构;所述笼体1内设有土石笼袋4,土石笼袋4为聚丙烯材质结构,所述土石笼袋4内填充石块、沙土等,在填充时,先将土石笼袋4拉高10cm,再用同材质的线(直径为2.2mm)双股于每一水平面及里面,每隔20~25cm穿透袋身与笼网缝合固定,土石笼袋4底部四方平均撑开,再向土石笼袋4内填充石块等;土石笼袋4与笼体1内侧之间设有麻椰毯层3,通过麻椰毯层3有益于笼体1变“软”,防止因水体、风力的冲击而造成毁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生态工法的结构,所述土石笼袋4由袋身5、黏接口6和封盖7组成,所述袋身5为方形结构,袋身5顶端一侧设有封盖7,袋身5顶端其它侧面设有黏接口6,所述封盖7黏接在袋身5顶端的黏接口6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做出的任何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霖广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霖广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9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孔式高温工业电视系统
- 下一篇:玻璃包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