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道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9621.9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9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线宝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F01M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缸体 润滑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道。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135378.2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体润滑油道,机油泵泵出的高压油进入贯穿发动机前后端的主油道,主油道将机油分别引入主轴承润滑油道,主轴承润滑油道延伸至主轴承孔的孔壁处,主轴承润滑油道的旁侧的主轴承孔的孔壁上开设有节流孔,主轴承孔上安装的主轴瓦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二孔以及将第一孔、第二孔连通的油槽,油槽沿主轴瓦的工作面环状开设,所述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分别与主轴承润滑油道和节流孔相连,节流孔的出油口方向指向活塞所在的方向。该发明用节流孔来代替单向阀的喷嘴,通过调整节流孔的倾斜角度,使出油口方向指向活塞所在的方向,以确保润滑油可以喷射到活塞上,达到最佳冷却润滑效果。
在发动机的布置上,机油滤清器的布置通常是机油滤清器座连接到缸体上,而机油滤清器固定在机油滤清器座上,同时在考虑降低机油温度,增加机油冷却器的布置。这样做不但占用的空间大,容易与附件产生干涉,还会使零件增多,提升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道,解决缸体润滑油冷却和油道设置不合理问题。当冷却水循环时可以直接对机油进行冷却,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小与发动机其他零部件的干涉情况,且整机设计更紧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道,包括机油泵泵出的高压润滑油经过框架与缸体前端的上行油道进入机油滤清器的外腔,经过滤,进入机油滤清器内腔,再通过中空的连接螺栓进 入贯穿发动机前后端的主油道,从而实现对各摩擦副的润滑。其特征在于:将安装机油滤清器的机油滤清器座直接布置到缸体紧靠冷却水套入水口位置,将主油道紧靠近缸体冷却水套布置;以水套中冷却水直接对润滑油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将机油滤清器的内腔靠近冷却水入口,并将缸体主油道尽量靠近缸体冷却水套。减少机油滤清器座,并利用缸体冷却水套中的冷却水直接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减少机油冷却器的单独布置。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小与发动机其他零部件的干涉情况,且整机设计更紧凑。同时,取消了中间的连接结构和机油冷却器的单独布置,使得零件数量减少,节约成本,整机的重量也会有所下降。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缸体润滑油道构造立体剖视图。
图中:1.上行油道、2.机油滤清器外腔、3.机油滤清器内腔、
4.连接螺栓、5主油道、6.入水口、7.冷却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道,包括机油泵泵出的高压润滑油经过框架与缸体前端的上行油道1进入机油滤清器的外腔(2),经过滤,进入机油滤清器内腔(3),再通过中空的连接螺栓(4)进入贯穿发动机前后端的主油道(5),主油道(5)将机油分别引入主轴承润滑油道,从而润滑各摩擦副。将安装机油滤清器的机油滤清器座直接布置到缸体紧靠冷却水套(7)入水口(6)位置,将主油道(5)紧靠近缸体冷却水套(7)布置。
具体的,将机油滤清器直接用M19的双头螺栓安装到缸体上,连接螺栓内径为φ14mm,保证润滑油的流通截面积。同时将机油滤清器与缸体主油道 尽量靠近冷却水套,使冷却水直接用于冷却机油,省略机油冷却器的布置。并保证机油滤清器在整车前舱中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9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阳极焙烧炉火孔球面密封盖
- 下一篇:悬架系统的隔振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