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式应急救援通道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9769.2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7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焦澍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澍峥 |
主分类号: | B60P3/14 | 分类号: | B60P3/14;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应急 救援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以应用在各种应急场合中提供救援通道的装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移动的车载式应急救援装备。
背景技术
在很多应急场合中,需要一种应急救援通道,以便快速安全地使现场人员或物资得到撤离,但是,目前没有相关装备能够达到快速、准确、安全的技术要求,使救援工作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在突发事件中对于现场人员或物资实施快速、安全应急救援的车载式应急救援通道车,以提高应急救援的工作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车载式应急救援通道车的结构特点是:
本实用新型车载式应急救援通道车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可行走的运载车辆,设置车厢为多节厢体以内外层顺次套叠的结构形式,所述车厢中各节厢体在沿车体长度方向上可向车尾部伸展;最外层厢体在车底板上是以设置在前端的可转动的支撑点和设置在中部或尾部的可伸缩的撑杆构成车厢尾部可抬升的三角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各节厢体的尾部设置有牵拉悬索。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利用车载的形式,可以快速到达或撤离现场,移动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长方形厢体结构,能够保证救援工作的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形式简单、造价低、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车厢、1a最外层厢体、2车底板、3车辆、4可转动的支撑点、5可伸缩的撑杆、6支撑腿、7牵拉悬索、8拉索杆。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采用运载车辆,设置车厢1为多节厢体以内外层顺次套叠的结构形式,车厢1中各节厢体在沿车体长度方向上可向车尾部伸展为如图1和图2所示;
具体实施中,最外层厢体1a在车底板2上是以设置在前端的可转动的支撑点4和设置在中部或尾部的可伸缩的撑杆5构成车厢尾部可抬升的三角支撑。
为了保证结构设置的安全可靠,本实施例中在各节厢体的尾部设置有牵拉悬索7。
具体实施中,车体两侧可伸缩的支撑腿6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使车体保持稳定;在各节厢体的前端和尾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卡扣和卡槽,以便在相邻厢体之间进行锁扣;在厢体的末端设置有厢体回送机构,可以采用推拉的方式使各节厢体依次伸出或收回;对应于各节厢体上的牵拉悬索,可以在车体上设置可伸缩的拉索杆8,拉索杆8的底部设置拉索收放装置,在拉索杆8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牵拉悬索7的定滑轮,伸出的厢体的重力通过牵拉悬索7由拉索杆8承载,从而保证伸出各节厢体的运行平稳。
可以设置车底板为能够水平转动以及能够抬升的结构,即可使通道的高度和角度得调整,以使其能准确地接触目标。
还可以在最内层厢体的尾部设置可视镜和通话装置,并与车体上的操作系统相连接;在车厢内设置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配备滑行保险绳钩,在通道中设置可供上下滑行的绳索装置,滑行绳索的速度由操作人员控制,上下滑行人员可将保险绳钩系在身上,利于滑行绳索安全地上下滑行。
工作时,各节厢体伸展出,形成一条简易的通道,液压撑杆的升举可对高层建筑设施救援或作业,能使大批人员滑行上下;消防水带也可随其上下。如果遇道路或桥梁断裂,简易通道平放可作为人行通道使用;图3所示的收缩状态为一辆普通的厢式车,移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澍峥,未经焦澍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9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