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扣式锌空气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9911.3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6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安;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2/06 | 分类号: | H01M1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式锌 空气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属于扣式锌空气电池。
背景技术
扣式锌空气电池由于其体积小,电容量大,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因而广泛应用于助听器,人工电子耳蜗,遥控器、电子石英钟表、电话机液晶显示器、计算器、随身听、电子玩具以及其它便携式电子电器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是:以锌(Zn)为正极、氧为负极、氢氧化钾(KOH)为电解质。电池正极上的锌与电解液中的OH-发生电化学反应(负极反应),释放出电子。同时GDE(气体扩散电极或空气负极)反应层中的催化剂与电解液及经由扩散作用进入电池的空气中的氧气相接触,吸收电子,发生电化学反应(正极反应)。
由于锌空气电池需要不断空气进入电池才能工作,所以,目前几乎所有扣式锌空气电池的正极上都有数个透气孔,以便能使空气持续进入产生化学反应以产生电流。但在实际使用中,为获取更高电压,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串联数个电池以驱动相应设备,故造成电池负极与其相邻的电池的正极相接触,由于电池间的紧密连接,使得正极上的透气孔往往被相邻电池的负极所阻塞而使空气无法进入,进而造成电池无法放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扣式锌空气电池,分别对目前扣式锌空气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进行改良,使电池正极的透气孔在串联情况下不被阻塞,电池间能有空气流通,使电池能充分吸收空气而达到持续放电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扣式锌空气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以及设置在正极上的透气孔,贯穿正极表面设置有进气槽,所述透气孔设置在进气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负极表面为凹槽。
作为再一步改进,贯穿所述负极表面设有空气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有进气槽、负极表面为凹槽以及负极表面设有空气槽,保证本实用新型扣式锌空气电池正极的透气孔在串联情况下不被阻塞,电池间能有空气流通,使电池能充分吸收空气而达到持续放电。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扣式锌空气电池结构图;
图2、现有扣式锌空气电池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扣式锌空气电池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扣式锌空气电池结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扣式锌空气电池串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扣式锌空气电池,其结构为:包括正极1和负极2以及设置在正极1上的透气孔3。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的扣式锌空气电池,如图3、图4所示,包括正极1和负极2以及设置在正极1上的透气孔3,贯穿正极1表面设置有进气槽4,所述透气孔3设置在进气槽4内。所述负极2表面为凹槽5。贯穿所述负极2表面设有空气槽6。
如图5所述,本实用新型扣式锌空气电池串联示意图。由于设有进气槽4,以及空气槽6,可保证电池正极的透气孔在串联情况下不被阻塞,电池间能有空气流通,使电池能充分吸收空气而达到持续放电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9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