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顶盖横梁膨胀胶装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0199.4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59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安聪慧;邱张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顶盖 横梁 膨胀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装配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顶盖横梁膨胀胶新工艺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车身顶盖横梁膨胀胶装配结构包括车身装配结构、顶盖和顶盖横梁装焊工装,顶盖横梁通过液态膨胀胶装焊于顶盖外板上,顶盖和顶盖横梁装配后,在顶盖左右边各悬挂一把焊钳,焊接顶盖与顶盖横梁上的所有焊点。原工艺中是用手工枪打在顶盖横梁上,膨胀胶位置、胶量和胶条粗细控制性较差,顶盖和顶盖横梁装配后的挤出、滴落的膨胀胶需要清理,费工费时,经过涂装电泳、高温180℃烘烤,顶盖外表面经常出现变形和刮灰,顶盖和顶盖横梁得不到有效填充,会使车身外表面质量和整车密封性大大下降。
如专利号为200620110897.4实用新型一种轿车顶盖前内板焊接总成与顶盖的连接结构,其在顶盖前内板焊接总成的前后都各有翻边,前部翻边与顶盖的翻边进行焊接,后部翻边上有阻力筋,阻力筋内膨胀胶,通过膨胀胶与顶盖粘接为一个整体,本结构通过在顶盖前内板后部翻边增加阻力筋,在阻力筋内涂膨胀胶,使顶盖前内板焊接总成周边与顶盖接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工艺中,打在顶盖横梁上的膨胀胶挤出、滴落和顶盖外表面凹陷,顶盖外表面变形、刮灰,外表面质量和整车密封性大大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胶量、胶条粗细控制性好,填充密封性稳定,对整车起到隔热、隔音和减震降噪等作用的车身顶盖横梁膨胀胶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这种车身顶盖横梁膨胀胶装配结构,包括顶盖外板、顶盖框梁、顶盖横梁,其特征是所述的顶盖外板与顶盖框梁之间设有若干件长隔震胶块,顶盖外板与顶盖横梁之间设有若干件短隔震胶块。顶盖横梁通过固态隔振胶条,与顶盖外板进行装配焊接,由于固态隔振胶条与顶盖横梁接触面积大,控制性好,投入量恒定,而且操作方便,所以缩短顶盖和顶盖横梁装配焊接生产节拍,减少调整线和擦胶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长隔震胶块固定在顶盖框梁设有的凸台上。长固态隔振胶条尺寸设为3×15×230(单位mm),按顶盖框梁的大小具体确定件数,计算其膨胀后效果尺寸,具体设定长隔震胶块的数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短隔震胶块固定在顶盖横梁设有的凹槽上,凹槽设有平行的两排,短隔震胶块均布在两排凹槽内。一般来说,同品种的隔震胶的膨胀系数相同,这种固态隔震胶块操作起来工序简单,擦胶人员劳动强度也低,还有我们设定的凹台、凹槽一般都是有规则的形状,所以固态隔振胶条与顶盖横梁接触面积也大,其填充密封性较好。
作为优选,固态隔振胶条膨胀后本身具有隔热、隔音和减震降噪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方便,胶量、胶条粗细控制性好,填充密封性稳定,对整车起到隔热、隔音和减震降噪等作用的车身顶盖横梁膨胀胶装配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顶盖框梁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图中:1.顶盖外板,2.顶盖框梁,21.凹台,3.长隔震胶块,4.短隔震胶块,5.顶盖横梁,5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在车顶盖的结构中,包括车身装配结构、顶盖外板1、顶盖框梁2、顶盖横梁5和固态膨胀胶。
如图2、3所示,把长隔振胶条3尺寸定为3×15×230,单位mm,先将顶盖框梁2放在夹具上,在顶盖框梁2的凹台21内,按一定位置尺寸粘贴上6件长隔振胶条3,再将顶盖外板1放在长隔振胶条3表面上,即长隔振胶条3粘贴部位是在顶盖外板1和顶盖框梁2之间。
如图4所示,把短隔振胶条4尺寸定为3×15×75,单位mm,先将顶盖横梁5放在夹具上,在顶盖横梁5的凹槽51内,按一定位置尺寸,每边粘贴上4件短隔振胶条4,再将顶盖外板1放在短隔振胶条3表面上。
最后,顶盖框梁2与顶盖横梁5通过固态隔振胶条,与顶盖外板1进行装配焊接。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01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盖板侧撑式斜移轨道装置及其水泥盖板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用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