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0285.5 | 申请日: | 200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5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刘苏峰;赖金德;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配合的电连接器,尤其涉及该电连接器的干涉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连接器产品中,通常是在其中一连接器绝缘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导引柱来实现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的配合连接,但是该种设计通常会出现插拔力不够的现象,为改善该种状况,一般是在对接连接器的内壁上或者另一连接器的导引柱外侧设置凸点或凸勒来改善这种状况。但是,无论是在一个的内壁上设有凸点或在另一个的导引柱上设凸点,该凸点会随着连接器之间的多次插拔而磨损,从而减少了连接器配合时连接时所需要的插拔力。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该等问题,使得连接器之间能够具有较好的插拔力,且能够组装方便、不易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配合插拔力、组装方便且不易磨损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纵长的绝缘本体及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一前端面,该前端面向后凹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配合的第一、第二对接空间,所述第一、第二对接空间之间设有间隔壁,绝缘本体的两端还设有可与对接连接器干涉配合的金属弹片,以改善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连接时的插拔力。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其绝缘本体的两端设有金属弹片,该金属弹片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力,使得连接器在相互配合时具有较好的插拔力,而且不易随着连接器之间的多次插拔而磨损,且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5是第1图所示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揭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该电连接器100为一种硬盘接口连接器。该电连接器100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其包括一纵长的绝缘本体1、安装于绝缘本体1内的承载件3、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5及设置于绝缘本体1的金属弹片7。
如图1至图4所示,绝缘本体1设有前端面11、由前端面11向后延伸设置的侧壁13及连接两侧壁13并与前端面11相反设置的后端面15。前端面11向后凹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配合的第一、第二对接空间12、14,第一、第二对接空间12、14之间设有间隔壁16,该间隔壁16将两对接空间12、14分隔开来。后端面15对应第一、第二对接空间12、14及间隔壁16的位置向前凹设有一连续的长槽151,长槽151的两端各凹设有一狭槽153及一凹槽155,所述狭槽153与凹槽155连通设置,且金属弹片7部分收容在该狭槽153内。
第一对接空间12设有第一配合槽121,第二对接空间14设有第二配合槽141,所述第一配合槽121及第二配合槽141皆为一倒L形的长槽。第一配合槽121及第二配合槽141分别设第一底壁125及第二底壁145,所述第一、第二底壁125、145分别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5的第一、第二端子槽127、147。
如图5所示,各侧壁13凹设有一开口131,该开口131与狭槽153及凹槽155连通设置,且绝缘本体1在其内部还设有一收容槽17,该收容槽17与开口131连通设置,收容槽17设有底面171。
如图2及图4所示,承载件3为一纵长的绝缘件,该承载件3卡持收容在绝缘本体1的长槽151内。该绝缘件3设有一主体部31,主体部31对应各第一、第二端子槽127、147设有端子孔33,各端子孔33的下方平行于对接方向延伸设有延伸块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0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对接连接器及其组件
- 下一篇:线缆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