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的凸出量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0556.7 | 申请日: | 200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37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韩城;李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人本大型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M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黄 娟 |
地址: | 31002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凸出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的测量,尤其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的凸出量的测量仪。
背景技术
对于精密机床主轴或者水泵行业用的轴承,不但要求轴承本身有高的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而且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主轴精度的稳定性,为此,目前较广泛地选用成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组配角接触球轴承,即两套或两套以上角接触球轴承按规定过程测量选择组配而成。以成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为例,在轴承装配时,经过选配或特别加工,使其内圈端面低于外圈宽端面零点几毫米,这个参数被称为“凸出量”,即两个内圈的端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存在。安装施加负荷后,使两内圈的端面也相接触,消除间隙并靠紧,轴承即获得预加轴向负荷。同时,两个轴承的外圈宽端面在轴向力的作用下也靠紧并称为一个整体。由此可以看出,这类轴承在装配时的主要技术,就是保证轴承的内外圈端面之间的凸出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可。使轴承在装配时先保证轴承实现预过盈的条件,即配对的两套轴承在规定的测量负荷下,其相接触端面的凸出量必须能得到保证,轴承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工作,对其精度、转速、振动、噪声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满足这些要求,必须准确地测出轴承的凸出量值。目前的测量轴承的凸出量的仪器有气动测量仪,如中国专利:“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CN1186586)”,由机械、气动控制和电气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下端与升降机构连接的中轴,中轴上端装有空气主轴,空气主轴上端装有能与标准环或待测轴承相配的芯轴;电气部分中的位移传感器穿过连接环的内孔,其下端与标准环或待测轴承的内环端面接触,其上端与电气部分连接或再装有指示表。该结构复杂体积大,需要外接气源动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使用灵活方便,自带负载的凸出量测量仪;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需要外接动力源体积庞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轴承的凸出量测量仪,包括机架和测量仪表,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与轴承外圈相接的定位座,在定位座的上方设有与轴承内圈相接的测量垫,在测量垫的上方设有负载机构,在负载机构上固定有外圈测量仪表,外圈测量仪表的触头与外圈相接;在机架上固定有内圈测量仪表,内圈测量仪表的触头与负载结构相接。在内圈和外圈上各固定一个测量仪,利用测量垫上方的负载机构,杠杆加载卸载和自由落体原理,测量轴承的凸出量,测量垫与内圈相接,定位座与外圈相接,在定位座上留有一个间隙,可以方便内圈受力后向下运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节省材料,减小仪器空间,利用自身的负载结构,不需外接动力源,灵活性好,操作简单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的负载结构包括位于测量垫中心上方的卸载立柱,在卸载立柱的内部设有传力杆,在传力杆的上方设有加载结构;所述的卸载立柱通过连杆与机架上的卸载连杆铰接;所述的加载结构包括与传力杆相接的受力杆,受力杆一端固定在卸载立柱上,受力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有载荷杠杆,在载荷杠杆的端部固定有载荷块;所述的内圈测量仪表的触头与传力杆上的固定的连接片相接;所述的外圈测量仪表固定在卸载立柱上。通过操作卸载连杆带动连杆上下运动,从而使得卸载立柱和传力杆上下运动,轴承所承受的载荷=测量垫的重量+传力杆的重量+加载机构传出的力。本实用新型完全是利用自身的动力源对轴承进行加载,利用传力杆传递负载,利用卸载立柱和连杆进行卸载,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内圈的测量仪表固定在卸载立柱上,加载时传力杆将力通过测量垫传递给内圈,内圈的触头抵接在传力杆上的连接片上,从而测得内圈端面的数据;外圈测量仪表固定在卸载立柱上,随着卸载立柱的运动而运动,外圈测量仪表的触头抵接在外圈上,从而测得外圈端面的数据。
作为更优选,所述的卸载立柱和传力杆均为圆柱形,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圆柱形的导向腔,所述的卸载立柱位于导向腔内,在传力杆的上端部设有凸出的卡接部。卸载立柱的上端面顶接在传力杆的凸出的卡接部上,卸载立柱随着连杆向上运动时,卸载立柱顶着传力杆一起向上运动,两者同步运动,保证了外圈测量表的测量准确性。
作为更优选,所述的连杆上连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在连杆上连接弹簧,在连杆将卸载立柱顶起进行卸载后,利用弹簧的拉力将连杆向下拉进行加载,同时加载机构的加载块会自由落体加载在传力杆上。
作为更优选,所述的传力杆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圆形传力体,两个圆形传力体位于传力杆的中心线上,上下对应布置。在传力杆的上下端面的同一直线上设置传力体,可以减小接触面积,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传力性好,可以将加载机构的力传递给轴承,提高仪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人本大型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人本大型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05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螺纹空心取芯钻杆
- 下一篇:主蒸汽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