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板式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0637.7 | 申请日: | 2009-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1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柳;邹录琦;王辉;王凯;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博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44 | 分类号: | G01G19/44;G01G3/12;G01G21/00;A61M1/14;A61G7/0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林君勇 |
地址: | 3158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板式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医疗透析病床的四根支腿底部,用以代替原病床下的脚轮来实时检测病人体重变化的称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板式传感器多包括呈杯状结构的弹性体,弹性体上端底部形成应变圆板,弹性体的下端形成开口,弹性体的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防水接头,弹性体的下端开口连接有摇杆总成。上述传感器与病床支腿之间不能直接装配,需要通过其它辅助连接件来实现传感器与并床支腿之间的装配,其装配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方便,结构简单的圆板式传感器,解决了现有圆板式传感器存在的需要通过其它辅助连接件来实现传感器与并床支腿之间的装配,其装配较为不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呈杯状结构的弹性体,弹性体上端底部形成应变圆板,弹性体的下端形成开口,弹性体的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防水接头,弹性体的下端开口连接有摇杆总成,所述弹性体上端底部的应变圆板形成有与弹性体本体同轴且呈一体结构的螺杆式承载头。本实用新型在弹性体的应变圆板中心直接加工形成螺杆式承载头,装配时,可直接通过螺杆式承载头与病床支腿下端的螺孔装配即可,其装配较为方便,且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头的根部形成有直径小于承载头外径的传载脖颈,所述传载脖颈处形成有外六角螺母,所述外六角螺母与承载头同轴。其中,传载脖颈可优化力的传递,能保证本实用新型对病床重量变化的精确测量,另外在传载脖颈处形成外六角螺母可方便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摇杆总成与弹性体之间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弹性体的杯状壁之间通过轴向的螺钉连接,底座中心形成有中心孔,所述摇杆总成包括摇杆、护套和与护套连接的压头,摇杆一端与护套一端万向摆动连接,摇杆的另一端插入配合在底座的中心孔内,护套另一端与压头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护套呈中空结构,护套中空结构的一端形成有内锥面结构,护套中空结构的另一端形成内螺纹,所述摇杆与护套配合的一端外壁形成外锥面结构且在摇杆的该端面形成下弧面凹槽,护套通过其外锥面结构限定在护套的内锥面结构内,压头上端外壁形成外螺纹与护套的内螺纹配合且在压头的该端面形成上弧面凹槽,在下弧面凹槽和下弧面凹槽之间支撑设置有刚性圆球。本实用新型采用刚性圆球分别与压头的上弧面凹槽和摇杆的下弧面凹槽接触来实现摇杆与压头之间的万向摆动连接,可保证摇杆与摇头之间的灵活转动,防止卡死。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方便,结构简单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摇杆总成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4所示,呈杯状结构的弹性体1上端底部形成应变圆板2,弹性体1的下端形成开口3,弹性体1的壁上开设有通孔4,弹性体1上端底部的应变圆板2形成有与弹性体本体同轴且呈一体结构的螺杆式承载头6,承载头6的根部形成有直径小于承载头外径的传载脖颈7,传载脖颈7处形成有外六角螺母8,外六角螺母8与承载头6同轴。
如图1和图2所示,通孔上安装有防水接头5(见图1),弹性体1的下端开口连接有摇杆总成9,摇杆总成9与弹性体1之间设有底座10,底座10与弹性体1的杯状壁之间通过轴向的螺钉连接,如图5所示,底座10的中心形成有中心孔11,如图3所示,摇杆总成9包括摇杆12、护套13和与护套连接的压头14,护套13呈中空结构,护套中空结构的一端形成有内锥面结构15,护套中空结构的另一端形成内螺纹16,摇杆12与护套配合的一端外壁形成外锥面结构17且在摇杆12的该端面形成下弧面凹槽18,护套13通过其外锥面结构17限定在护套13的内锥面结构15内,压头14上端外壁形成外螺纹与护套13的内螺纹配合且在压头14的该端面形成上弧面凹槽19,在下弧面凹槽18和下弧面凹槽19之间支撑设置有刚性圆球20。刚性圆球分别与压头的上弧面凹槽和摇杆的下弧面凹槽接触来实现摇杆与压头之间的万向摆动连接,可保证摇杆与摇头之间的灵活转动,防止卡死。摇杆12的另一端插入配合在底座10的中心孔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博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博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0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