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用碳素材料电发热膜保温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0845.7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8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翔;谷晓华;陈雨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市振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6 | 分类号: | H05B3/3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834000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碳素 材料 发热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电阻加热进行油田保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碳素材料电发热膜制造的油田用保温片。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对油管阀门等设备的保温外面采用玻璃钢保温箱,内部用一种电热带缠绕在设备上进行保温,在对油田设备操作时,必须将电热带撤出才能进行,操作非常不便,并且由于电热带加热后,电热丝会变脆,在撤出电热带时电热带经常发生损坏,而且由于电热带是用电阻丝作为加热元件,其电热转换率为45~55%,耗电量较大;对于油田油罐的保温目前一般采用20千瓦的电热管直接放到油罐中加热,这样一是耗电量较大,二是由于刚采出来的原油杂质含量较高,时间不长就会出现杂质沉积,在对杂质清理时,电热管会对清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的油田用碳素材料电发热膜保温片,与原有保温系统相比节能50%以上,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电极、绝缘层和位于绝缘层中间的电发热层,电发热层由并联在一起的碳素材料电发热膜组成,碳素材料电发热膜是在专利CN200510200543.9中公开的技术方案。
所述碳素材料电发热膜为长条状、宽度不大于10cm且不小于0.5cm,平行排列在绝缘层上,碳素材料电发热膜条的宽度越宽,电阻越小、发热温度越高,反之则电阻越大、发热温度越低。
所述碳素材料电发热膜的电阻在16Ω~500Ω之间。因为我们目前使用的电压是220V、环境最低温度为-45℃、要求保温片发热温度范围为70℃~90℃,所以一般选择电阻在16Ω~500Ω之间的碳素材料电发热膜。
所述绝缘层为两片外表面热熔合有一层耐温150℃热熔膜的云母板,绝缘层保温面的云母板厚度为0.3~0.6mm,绝缘层背面的云母板厚度为2~2.5mm。选择云母板作为绝缘层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良好的粘接性能和热压合性能,具有防爆性能,且成本低。在云母板的外表面热熔合一层耐温150℃的热熔膜,可保证绝缘层的防水性能。
所述电极为双导电铜箔。
所述电极和电发热层通过高温导电胶粘接在一起,因为本实用新型发热温度较高、要求电极连接强度较高。在选择高温导电胶时,要选择与硅橡胶和碳相粘合的胶,如高温导电硅胶等。
所述电极通过焊接连接有铜导线,铜导线露出绝缘层的部位用防爆接头连接,这一设计是考虑到油田必须防爆的要求。
所述铜导线连接有控温范围为-20℃~50℃的无触点式控温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高节能性能,本实用新型只有7~8千瓦,与目前采用的保温系统相比,节能50%以上;2、易操作性,本实用新型的易操作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产品本身的易操作,产品安装简单、操作方便;二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对管道、阀门的保温是安装在油田设备保温箱的壁上,不是在管道、阀门上,无须拆除时即可对设备进行操作,非常方便;对油罐的保温,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在油罐的外壁,对油罐的清理完全没有影响,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保温系统相比,对油田现有设备具有易操作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市振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市振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0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