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尘传感器的测试风洞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1207.7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13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蒋玉华;贺光让;刘玉坤;陶德保;伏新征;花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G17/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213031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传感器 测试 风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传感器的测试风洞。
背景技术
粉尘风洞系统是专为新生产的粉尘传感器进行实际测试、标定和性能考核所专用,是粉尘传感器试制、生产和维修时必备的测试设备。现有技术中不存在这样的测试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粉尘传感器的测试风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粉尘传感器的测试风洞,包括:粉尘烘干装置、与粉尘烘干装置的粉尘输出口相连的可调速粉尘给尘装置、以及粉尘风洞;粉尘风洞包括:进风口、测试段和出风口;可调速粉尘给尘装置的粉尘输出端设于粉尘风洞的进风口,粉尘风洞的测试段中设有平行放置的粉尘传感器和粉尘采样器;粉尘风洞的出风口依次连接有除尘装置和余尘排放装置;粉尘传感器连接有显示粉尘浓度值的粉尘浓度显示装置,粉尘采样器所采样得的粉尘通过粉尘称重装置称重得出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粉尘重量,然后计算出相应的粉尘浓度值,在与粉尘浓度显示装置显示的粉尘浓度值比较,最后得出粉尘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从而为粉尘传感器的试制、生产和维修提供依据。所述粉尘称重装置为高精度分析天平,精度为0.1毫克。
所述粉尘风洞的测试段中在粉尘传感器和粉尘采样器的前方设有整流栅,用于使气流在所述测试段均匀流动。
所述粉尘风洞的出风口设有用于将粉尘风洞的风速控制在恒定值(2m/s)的由变频器控制的轴流式风机。
所述除尘装置中依次设有重力除尘装置和布袋除尘装置。
所述可调速粉尘给尘装置包括:给尘器和送尘动力源,其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给尘器包括:电机、齿轮、给尘盘、漏斗、刮尘器、引射器;电机用于经齿轮驱动给尘盘转动,给尘盘的上端面上设有粉尘槽,用于盛放粉尘的漏斗设于给尘盘的粉尘槽上方,用于将所述粉尘槽外侧的多余粉尘刮下的刮尘器设于给尘盘的上方一侧;所述送尘动力源包括:空气压缩机和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的储气瓶;储气瓶与用于吸入所述粉尘槽中的粉尘的引射器相连,引射器上连接有用于将粉尘送入粉尘风洞的气管。
电机与用于调节电机转速的电机控制器相连,以在粉尘风洞产生测试所需的粉尘浓度。
进一步,为保证粉尘始终保持干燥,所述给尘盘的上方设有用于干燥粉尘的红外灯,对粉尘进行不间断加热干燥。为使储气瓶的出气口压力保持在一固定值,所述储气瓶上设有减压阀。
所述粉尘采样装置包括:真空泵和通过气管与真空泵相连的流量计,真空泵与流量计之间的气管上设有用于稳定采样气流的缓冲气室。
所述缓冲气室与流量计之间的气管上设有用于调节气流量的调节阀;所述流量计上设有采样头,采样头内设有用于夹持滤膜的滤膜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粉尘传感器的测试风洞中,烘干的粉尘装入可调速粉尘给尘装置的尘筒中,从尘筒送出的粉尘落在可调速粉尘给尘装置的给尘盘的沟槽中,步进电机驱动给尘盘,当压缩空气通过引射器后,所述沟槽中的粉尘被引射器的引嘴吸入风洞的进风口,粉尘进入风洞,经气流运送后送至测试段,粉尘传感器和粉尘采样器分别进行粉尘浓度检测和粉尘采样。最后其余的粉尘被送至除尘装置,以滤除大部分粉尘,最后的余尘由余尘排放装置排放至室外,此时排出的气流所含粉尘浓度达到环保要求的浓度。(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速粉尘给尘装置中,刮尘器在给尘盘转动时将给尘盘槽内高于盘面的粉尘刮除,从而保持给尘量的稳定。引射器利用储气瓶中的高压气体经过引射器时所产生的负压将给尘盘槽中粉尘吸入,进而粉尘随气流进入风洞。(3)可调速粉尘给尘装置工作时,电机驱动齿轮,齿轮带动给尘盘一起转动。步进电机匀速转动过程中,漏斗中粉尘落到盘上,调节步进电机转速,可改变给尘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粉尘传感器的测试风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述测试风洞系统中的粉尘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述测试风洞系统中的可调速粉尘给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1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