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单面布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1530.4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08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庄芳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17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单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单面布。
背景技术
纬编针织物主要有三种结构单元,即成圈、集圈以及不编织。成圈表示吃全针,织针完成整个编织过程,形成线圈。集圈表示吃半针,织针只是吃纱而没有脱圈、成圈,在旧线圈上形成圈弧。而不编织表示不吃针,织针不吃纱,在织物背面形成浮线。完成一组线圈编织的结构称为路。
目前纬编针织物主要为单面布和双面布两种,这两种布的结构比较简单,缺少花型变化,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花型效果的针织单面布。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织单面布,其背面具有凹凸提花,花型呈玉米状;最小花型循环具有6个线圈纵行和8个线圈横列;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为:第1、2、5、6路为集圈结构单元,第3、4、7、8路为成圈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为:第1、2、3、4、7、8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5、6路为不编织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与第2线圈纵行完全相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与第1线圈纵行完全相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5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为:第1、2路为不编织结构单元,第3、4、5、6、7、8路为成圈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6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与第5线圈纵行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针织单面布背面具有凹凸提花,花型呈玉米状,从而使得织物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针织单面布的编织图。图中曲线则表示实际针织中的纱线,为成圈,为集圈。为不编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针织单面布的背面具有凹凸提花,花型呈玉米状。最小花型循环具有6个线圈纵行和8个线圈横列。
见图1,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为:第1、2、5、6路为集圈结构单元,第3、4、7、8路为成圈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为:第1、2、3、4、7、8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5、6路为不编织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与第2线圈纵行完全相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与第1线圈纵行完全相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5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为:第1、2路为不编织结构单元,第3、4、5、6、7、8路为成圈结构单元;最小花型循环的第6线圈纵行的8路结构单元与第5线圈纵行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针织单面布选用单面四跑道机台编织,并采用A、B、C三种织针搭配排列。排针方式是:A、B、B、A、C、C,六段为一个循环。
每段以8路形成一个循环。其中第3、4、7、8路上挂的为PTT纱,且与莱卡共同进纱编织,第1、2、5、6路上挂的为银离子纱。1、2、5、6四路在集圈和不编织的共同作用下,在织物的背面形成规则的类似玉米粒状的结构,该结构蓬松柔软,穿着时可贴近皮肤,具有舒适的暖感,同时可发挥银离子纱的杀菌、抑菌功能。
织物正面从结构上来说整体较为平整光洁,但由于集圈的存在,使正面又显现菱形凹凸网格,具有很好的立体效果和网眼效应。从成分上看,具有记忆功能的纱主要在正面显示,具有较好的光泽和形状记忆功能,可以使穿着过程中产生的褶皱在外力消失时及时回覆,达到原本平整的效果,提高了布料的易护理性。
本实用新型的针织单面布的三角配置图见表1。
表1
其中“△”表示成圈;表示集圈;“-”表示不编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1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