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雾聚合反应真空系统尾气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1679.2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88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白浪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6 | 分类号: | B01J19/26;C08F2/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13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聚合 反应 真空 系统 尾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回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喷雾聚合反应真空系统尾气回收装置等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EO/PO聚合反应过程有若干阶段需要真空脱馏操作,去除水份及低分子量物质,这些都是通过真空泵装置完成,通常在泵前管路上会安装冷凝回收罐,收集被真空脱馏出冷凝下来物质。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分解式夹套反应釜(授权公告号:CN 2822758Y),其包括釜体、釜盖和连接在釜体上的夹套,在釜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法兰盘、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法兰盘;夹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套口法兰盘、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套口法兰盘;夹套套在釜体的外面,其上套口法兰盘与釜体的上法兰盘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其下套口法兰盘与釜体的下法兰盘对应并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在夹套的下部设有进气口、上部设有出气口;在夹套的下部的一侧还设有压缩空气吹扫嘴,另一侧设有出渣口,在夹套的中部设有温度计套管,夹套的出气口设有引风机,釜体的上法兰盘的外圆直径大于夹套的上套口法兰盘的外圆直径,在夹套的上套口法兰盘与釜体的上法兰盘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在夹套的下套口法兰盘与釜体的下法兰盘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但是这种反应釜由于有部分脱馏物不易冷凝,形成尾气,即使先在反应釜周围循环使用,但最后还是要从真空泵排放口排放,从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雾聚合反应真空系统尾气回收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反应釜由于有部分脱馏物不易冷凝,形成尾气,然后从真空泵排放口排放,从而对大气造成污染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聚合反应真空系统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上端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下端伸入反应釜内并连接有可喷雾的分布器,反应釜下端设有出料口;反应釜通过管路连接有冷凝回收器,冷凝回收器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出口处连接有可存放吸收介质的废气吸收器,废气吸收器为密封的罐体,其上开有进水、出水、放空口。综合考虑真空脱馏物系水、低分子量醇、醛、酮类物质,水溶性较好,因此废气吸收器采用密封罐体,有进水、出水、放空口,废气吸收器内可注入定量水作为吸收介质,通过水封作用原理吸收尾气,废气吸收器内水溶物可定期排放至污水池,进行生化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釜上端与进料管密封连接,进料管下端伸入反应釜内,上端通过管路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进口处通过管路连接在反应釜下端的出料口处,反应釜出料口与循环泵之间还连接有吸料口。进料管通入反应釜内后,可以通过分布器分散物料,使得物料之间接触更加完全。循环泵也可以称为屏蔽泵,用循环泵系统代替传统搅拌系统,通过循环泵的运转,进行物料的不间断釜内循环,彻底消除釜内传质死区的存在。
作为优选,所述的循环泵出口处与进料管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换热器。物料在循环时,在反应釜外可事先进行热交换,使得物料在合适的温度下进入反应釜,反应效率更高。换热器可以为螺旋板式换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器连接有可通冷却水的进水管以及可通冷凝水的出水管,换热器的上端连接有可通蒸汽的进气管以及可通废蒸汽的出气管。在换热器的进水管与出水管处可以是设置阀门,这样根据料温情况,可以酌情开启换热器传热介质的流量大小,节能降耗。
作为优选,所述的循环泵的进口与出口处都连接有一个球阀,保证物料只能在一个方向上通行。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在真空泵尾气排放口增加废气回收装置,通过水封作用原理吸收尾气,防止尾气直接排放污染大气,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反应釜1、进料管2、分布器3、冷凝回收器4、真空泵5、废气吸收器6、循环泵7、吸料口8、换热器9、进水管10、出水管11、进气管12、出气管13、球阀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白浪助剂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白浪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1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