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快速连接端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1989.4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5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林 |
主分类号: | H01R4/28 | 分类号: | H01R4/28;H01R4/30;H01R4/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孙永生 |
地址: | 215332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快速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组,尤其是一种动力电池的快速连接端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的动力电池接线的方式主要是靠外六方螺母和螺柱把导线夹紧的方式和导线直接焊接在电池极端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一是麻烦、需要扳手工具和焊接设备,二是连接容易松动、接触面积小或装拆不方便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手动快速锁紧且减少了内阻的动力电池快速连接端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快速连接端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卡和锁环,线卡的头部设置有与锁环相配合的端口,端口的侧面设有开槽。
所述的开槽为3-5个。
所述的锁环和线卡头部的端口用锥度螺纹连接,当锁环拧入线卡的头部时,线卡头部的端口自动抱紧电池接线柱。
此外,线卡的尾部为一U型的线槽,用于在组装时把导线抱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无需辅助工具,即可手动快速缩紧,减少因震动等原因造成的接线松动,此外还可使端口与接线柱大面积地接触,减少了内阻,降低因内阻过大造成的电池发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线卡 2、锁环 3、电池接线柱 4、电池上盖 11、端口 12、线槽13、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如图1所示,动力电池快速连接端组,包括线卡1和锁环2,线卡的头部设置有与锁环相配合的端口11,端口11的侧面设有开槽13,开槽为3-5个,锁环2和线卡1头部的端口用锥度螺纹连接,当锁环2拧入线卡1的头部时,线卡1头部的端口11自动抱紧电池接线柱3。线卡1的尾部为一U型的线槽12,用于在组装电池时抱紧导线。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线卡1的端口11套入电池上盖4上的电池接线柱3上,然后将锁环2拧入端口11锁紧,形成动力电池快速连接组端。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林,未经王文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19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L型卡勾配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止机针误刺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