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酯亚胺利茨漆包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2084.9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顾林祥;沈惠明;练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城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大刚;孙玉英 |
地址: | 31301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亚胺 漆包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铜绞线,特别是一种180级聚酯亚胺利茨漆包线。
背景技术
普通漆包铜绞线常用于普通电机、电器、仪表、变压器等,却不适用于高科技的显示器、彩管偏转线圈、高频电感高频线圈、电信绕组、高速变频电机、高频变压器、音响线、微波炉电磁灶等高频的场合。现有的普通漆包绞线它仅有一个绝缘层,即漆膜,在制作绕组或线圈时,需要骨架来进行固定成型,而且其耐折耐电压耐磨性能和耐热性能较差,漆膜易破裂。特别对在生产某种产品时需要若干根铜圆线一齐使用时,没有经过绞合,排列无序和节距不均所产生的涡流和集肤效应同时增大的现象,致使输出阻抗不稳定,传输特性不良,图象画面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高科技领域中的电脑显示器、彩管偏转线圈、电信绕组以及高速变频电机、变压器等高频场合的直焊性聚氨酯利茨漆包线,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聚酯亚胺利茨漆包线。它由至少两根漆包铜圆线绞合而成,在每根漆包铜圆线的导线表面涂覆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为聚酯亚胺树脂漆。
上述的聚酯亚胺利茨漆包线中,漆包铜圆线是一次性绞合成盘成型且多股绞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利茨漆包线由多根漆包铜圆线经高精度绞合而成,漆包铜圆线的绝缘层为聚酯亚胺树脂漆,具有较高耐热性、高强度和优良的绝缘性能,具有180高热级性能,并采用模具涂覆工艺,多道次涂制,使其耐折、耐热、耐磨性能优良,高强度,漆膜连续性好。本实用新型的利茨漆包线采用一次性成型成盘的新型绞制工艺,实现一次性绞合成盘成型,而且多股绞合,使其表面积大、磁场分布均匀、集肤效应小、传输特性好,高频电压承载能力强,抗电晕能力强且柔软度好。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耐热、耐磨、耐久、耐化学溶剂及优良的电气性能,漆膜连续性好,不易破裂、润滑性好,便于线圈绕组的绕制,可应用于彩色显示器(管)偏转线圈,亦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高频调速、耐热、耐寒等特殊电机、国防工业、电器绕组,无须浸漆粘合,无须去漆即可直焊,简化制造工艺,且无浸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漆包铜圆线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由多股漆包铜圆线1经高精度绞合而成,在每根漆包铜圆线1的导线2表面涂覆有绝缘层3,绝缘层3为聚酯亚胺树脂漆。本实用新型采用毛毡模具合涂生产工艺实现一次性涂漆,并采用一次性绞制成型成盘的新型绞制工艺及专用的绞制设备实现一次性绞合成盘成型而且多股绞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城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城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0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式光纤无线中继器
- 下一篇:波纹管节能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