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葫芦酒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2300.X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2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沈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向东 |
主分类号: | B65D85/72 | 分类号: | B65D85/72;B65D77/04;B65D39/00;B65D5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3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葫芦 酒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葫芦酒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葫芦酒瓶有多种,有直接将葫芦掏空后即用来装酒,如专利号为03238055.0的一种外表有漆彩画的葫芦酒瓶。其制作简单,但内部盛装的酒液会经葫芦壳体渗漏,不利存放长久。为解决此问题,出现了葫芦壳体内置放塑料薄膜或隔水层的葫芦酒瓶,如专利号为200620032968.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葫芦形酒瓶,其包括葫芦形酒瓶壳体和葫芦形酒瓶壳体上的瓶口,葫芦形酒瓶壳体的外形结构是由一大一小的两个近似球形的壳体组成,这两个近似球形的壳体的内空相通,且内空与瓶口相通,瓶口中有瓶塞,其特征在于:瓶塞侧壁设有凹槽环,瓶塞的凹槽环部分位于瓶口中,凹槽环与瓶口卡接。为防止渗漏,其采用在内空中设置薄膜袋或隔水层。该结构虽然能防止内部液体渗漏,但薄膜袋太薄,易破,不适于长久使用;在内部设置隔水层,制作较困难,不易推广应用。专利号为200720141247.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葫芦式酒瓶,包括瓶体和底座,瓶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为天然的葫芦,葫芦内紧贴葫芦内壁塑封一层锡箔或塑料薄膜;所述底座底部为空心,酒瓶配有一套开瓶器和导酒管,所述开瓶器和导酒管活动安装在底座底部。其同样存在锡箔或塑料薄膜易破损的问题,且其需要特有的开瓶器和导酒管,应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渗漏、内胆坚固、结构简单的葫芦酒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葫芦酒瓶,包括葫芦壳体、内胆及瓶盖,所述葫芦壳体为内瓤掏空的天然葫芦,其上部开口,开口处设置瓶盖,所述的内胆为在葫芦壳体内吹塑成型的与葫芦壳体内壁形状大小相同的塑料瓶体。
所述的内胆带有外凸的瓶口,伸出葫芦壳体开口外。所述的瓶盖为瓶塞。所述的内胆带有外凸的带外螺纹瓶口,伸出葫芦壳体开口外,所述瓶盖为带有与所述瓶口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内胆带有外凸的带卡槽的瓶口,伸出葫芦壳体开口外,所述瓶盖带有与所述瓶口卡槽相配合的结构。在所述的瓶口处的瓶盖外置有葫芦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天然葫芦为酒瓶壳体,通过在葫芦壳体内吹塑有与葫芦壳体内壁形状大小相同的塑料瓶体,防止葫芦壳体内的液体渗漏,且环保、美观、成型方便、经济实用。瓶口处的密封方式有多种:如用软木塞、饮料瓶瓶口的螺纹结构、卡槽结构等,根据用户需求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葫芦壳体4、内胆3及瓶盖5,所述葫芦壳体4为内瓤掏空的天然葫芦,其上部开口2,开口2处设置瓶盖5,所述的内胆3为在葫芦壳体4内吹塑成型的与葫芦壳体4内壁形状大小相同的塑料瓶体。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胆3是通过吹塑机在葫芦壳体4内吹塑成型的,防止葫芦内的酒渗漏,瓶盖5为软木塞。将酒或饮料灌入内胆中,用软木塞封闭酒瓶。在软木塞外加装葫芦盖1,美观、自然。
实施例2:本例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本例中在吹塑内胆3时,在葫芦壳体4的开口2处形成外凸的瓶口,其内置有塑料瓶塞或橡胶,在瓶塞外加装葫芦盖1,美观、自然。
实施例3:本例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本例中在吹塑内胆3时,在葫芦壳体4的开口2处形成外凸的带有螺纹的瓶口,瓶盖5为带有与瓶口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实施例4:本例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本例中在吹塑内胆3时,在葫芦壳体4的开口2处形成外凸的带有卡槽的瓶口,瓶盖5带有与瓶口卡槽相配合的结构。为使葫芦酒瓶更贴近天然葫芦,在瓶盖5外加装葫芦盖。
本实用新型在葫芦壳体4的外表可印刷各种图案,如:传统的烙画工艺,可烙有书法、字画等。为使瓶体美观、便于拿取,还可在葫芦瓶体外加装皮套。使其外观适合中国传统风格,并适于批量生产。即作为盛装酒或饮料的容器,又可作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具有鉴赏和收藏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向东,未经沈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3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