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纤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2536.3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63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许风刚;盛礼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恒达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24;C02F3/28;C02F11/12;C02F103/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17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纤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化纤废水处理系统等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化纤车间内各股废水通过厂区污水管道送至污水处理站区内,混合废水通过收集进入到集水池,再由泵定期送入到集水调节池内,再由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化纤废水处理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1154935Y),其设有格栅、集水井、浮油吸收机、调节池、厌氧池、三相分离器、流水脉冲器、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一级沉淀池、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二级沉淀池、生物炭池、清水池、潜水泵、污泥池、潜污泵、污泥浓缩池、加药箱、絮凝剂箱、混凝箱、压力过滤器、污泥泵、第一提升泵、第二提升泵、流量计、碱液罐、阀门和管道;格栅设于集水井进口,浮油吸收机设于集水井内,第一提升泵设于调节池底部,第一提升泵的出水口与流水脉冲器连通,在第一提升泵与流水脉冲器之间设流量计,流水脉冲器的脉冲水流出口接至厌氧池的底部,第二提升泵设于集水井底部,第二提升泵的出水口与调节池连通,在第二提升泵与调节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碱液罐;三相分离器设于厌氧池上部,三相分离器的溢流口接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接至一级沉淀池的中部,一级沉淀池的出水口接至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接至二级沉淀池的中部,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经三通接头接至通往调节池的回流管,二级沉淀池的出水口接至生物炭池上部,生物炭池的达标净水出口接至清水池,清水池外接排水管;潜水泵设于清水池内,潜水泵的出水口接至生物炭池的底部,生物炭池上部的清洗液出口接至调节池;生物炭池底部的空气进口与调节池的空气进口接压缩空气气源,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和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设有曝气头;厌氧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底部沉淀污泥出口分别接污泥泵,污泥泵接污泥池,污泥池内设置潜污泵,潜污泵的出口接至污泥浓缩池顶部,设于污泥浓缩池底部的浓缩污泥出口经污泥泵接至混凝箱,污泥浓缩池的出口与污泥泵入口之间设管道接至絮凝剂箱的底部,污泥泵的出口接混凝箱,混凝箱的出口接至压力过滤器,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出口接至调节池,污泥泵的出口还接至厌氧池底部。但这种处理装置无法统一对油剂废水、生活污水、罐区废水、聚酯废水进行处理,并且在装置内部无法对污泥进行循环处理,因此处理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统一对油剂废水、生活污水、罐区废水、聚酯废水进行处理,并且在装置内部无法对污泥进行循环处理,因此处理的效率较低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可通油剂废水的油剂水调节池,油剂水调节池上连接有油剂水提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剂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连接有第一溶气气浮池,溶气气浮池通过污水管连通有连通有混合调节池,混合调节池通过混合水提升泵连通有反应罐,反应罐通过污水管连通有厌氧沉淀池,厌氧沉淀池依次连通有生化反应池以及二次沉淀池,生化反应池内悬挂有生物填料,二次沉淀池通过污水管依次连接有第二溶气气浮池、标准排放口,厌氧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第二溶气气浮池通过污泥管连接有污泥浓缩池。车间内各股油剂废水通过厂区污水管道送至污水处理站区内,油剂废水通过收集进入到集水池,再由泵定期送入到油剂水调节池内。可以再在池内加入适量的破乳剂,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达到破坏乳化稳定性的目的;通过加入破乳剂后再由泵送入溶气气浮池,通过气浮池的浮选作用,除去水中油剂和悬浮物,减少对后端厌氧系统的影响。混合调节池内可以加入适量的N、P等营养物质,同时在混合调节池内对废水进行加温,以确保后端厌氧反应罐34~38℃的微生物温度环境。当该设施运行到一定时间后,生化反应池池内的生物填料上会聚集大量的活性污泥,大部分污泥以生物膜的形式附着生长在填料上,该处理工艺具有耐高负荷冲击,可以在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保证出水水质达到预定的处理效果。在第二溶气气浮池内通过药剂与废水的充分反应,使得废水中颗粒物质得以去除,从而可以降低废水中COD浓度,经过以上工艺处理后的水自流进入标准排放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调节池连通有聚酯水调节池,聚酯水调节池内通过药剂管连接药剂槽,聚酯水调节池通过集水池提升泵连接有可通生活污水、罐区废水、聚酯废水的集水池。生活污水、罐区废水、聚酯废水可以自流进入聚酯水调节池,均化后自流至混合调节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恒达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恒达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旋向折流翅片管加热炉
- 下一篇:快装型推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