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扶手的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2836.1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2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卢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静波 |
主分类号: | A47C7/54 | 分类号: | A47C7/54 |
代理公司: | 永康市联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8 | 代理人: | 吴伟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永康市城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扶手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扶手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折叠座椅结构众多。如中国专利96219719.X号便提出了一种“具固定夹的折合椅”,在该技术方案中,折合椅由坐靠部、背靠部及前、后支撑脚部相互枢设的骨架并配合背靠部两侧枢设的扶手而形成,后支撑脚部两侧分别装设一卡夹座,且枢设一个位在坐、背靠部枢接处的枢接座,枢接座的连接部两端设有翼片,翼片外侧凸设有卡接块,卡夹座底缘凸设有卡抵块,通过推移卡抵块而与卡接块卡抵或相互错开。其在折合椅完全展开时,可产生所需的非夹固或夹固作用,具有方便收折及展开折合椅功能。但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上述折叠座椅的扶手与靠背架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外露,其外观不美观,同时,螺栓很容易勾拉使用者的衣物,使得上述折叠座椅的扶手连接装置使用性能不理想。
2、由于上述折叠座椅的扶手与靠背架间通过螺栓连接,其制造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点不外露、制造加工方便的座椅扶手的连接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座椅扶手的连接结构,座椅扶手下侧与支撑脚铰接,座椅扶手后部与座椅靠背支撑杆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扶手为中空管状体,座椅靠背支撑杆与座椅扶手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一端固定在座椅靠背支撑杆上,连接头另一端插入座椅扶手内腔中,连接头上设有与卡件相配合环状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座椅扶手为中空管状体,其便于容纳连接头和卡件,连接头和卡件都不外露,从而使座椅扶手更美观,同时,避免了连接处勾拉使用者的衣物。由于连接头上设有与卡件相配合环状凹槽,将卡件卡入连接头的环状凹槽中,便可方便的将座椅扶手后部与座椅靠背支撑杆连接,其制造、安装、拆卸都很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卡件是具有卡部的钢丝。当然,卡件也可采用其它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座椅扶手后部设有用于封闭的塞块。塞块可使座椅扶手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扶手连接结构连接时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扶手连接结构未连接时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座椅扶手的连接结构,座椅扶手1下侧与支撑脚2铰接,座椅扶手后部与座椅靠背支撑杆3相连。座椅扶手1为中空管状体,座椅靠背支撑杆3与座椅扶手1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头4,连接头一端固定在座椅靠背支撑杆3上,连接头4另一端插入座椅扶手内腔中,连接头上设有与卡件5相配合环状凹槽6。座椅扶手后部设有用于封闭的塞块7。所述的卡件5是具有卡部8的钢丝。当然,卡件也可采用其它结构。
由于座椅扶手为中空管状体,其便于容纳连接头和卡件,连接头和卡件都不外露,从而使座椅扶手更美观,同时,避免了连接处勾拉使用者的衣物。由于连接头上设有与卡件相配合环状凹槽,将卡件卡入连接头的环状凹槽中,便可方便的将座椅扶手后部与座椅靠背支撑杆连接,其制造、安装、拆卸都很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静波,未经卢静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用整流散热盘
- 下一篇:一种车辆轮胎压力监测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