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顶盖内衬成型料框托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3118.6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501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毅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金 辉 |
地址: | 214500江苏省靖江市开发区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顶盖 内衬 成型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领域成型顶盖内衬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汽车顶盖内衬在成型过程中的材料的固定料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顶盖内衬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由最初的面料加钢筋骨架的安装方式,然后到玻璃钢成型加面料的安装方式,到现在的聚氨酯发泡等板材加面料的技术等等,由于聚氨酯发泡等技术符合环保的要求,同时能实现流水线生产,现在已经被许多汽车顶盖内衬厂家所采用,其生产过程如下:首先将涂覆面料的聚氨酯发泡板材安装在料框上推入烘箱内进行加热,然后推入成型模具的下模中,通过固定在压机滑块上的上模下行对材料进行拉升成型,然后再进行修边、打孔等下道工序。现在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对汽车顶盖内衬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制成各种各样的深度造型,这给顶盖内衬的加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现有的生产流水线上所使用的料框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随着压机上下移动,由于板材在加热后会软化成向下的弧形,在推入压机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板材底部不碰到下模,料框和下模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差,因此成型过程中板材延伸较大,产品拉裂现象严重,废品一直居高不下,废品率达到8%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顶盖内衬成型料框托架,在压制过程中,将料框推入托架上,在压机下压的过程中料框托架随着压机一起下行,消除料框和下模的高度差,降低板材的延伸,一方面降低材料的损耗,达到降低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成本。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顶盖内衬成型料框托架,包括支座架、滑杆座、滑杆、压簧和滑轨托,所述滑杆座固定在所述支座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托固定在所述滑杆的顶部,所述滑杆套装在所述滑杆座中,所述压簧套装在所述滑杆上,并设置在所述滑杆座和滑轨托之间。
在所述滑杆的底部通过调节螺栓安装有挡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压簧和滑杆,在设备工作过程中,压机下行时带动滑轨托向下移动,消除料框和下模的高度差,降低板材的延伸,一方面降低材料的损耗,达到降低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成本。
2.在滑杆的底部设置有可调节的挡块,防止压机在上行过程中滑杆的过度上行,导致滑杆从滑杆座中脱落,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顶盖内衬成型料框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1.滑轨托2.压簧3.滑杆5.滑杆座6.支座架7.挡块8.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汽车顶盖内衬成型料框托架,包括支座架6、滑杆座5、滑杆3、压簧2和滑轨托1,所述滑杆座5固定在所述支座架6上,所述滑轨托1固定在所述滑杆3的顶部,所述滑杆3套装在所述滑杆座5中,所述压簧2套装在所述滑杆3上,并设置在所述滑杆座5和滑轨托1之间。在所述滑杆3的底部通过调节螺栓8安装有挡块7。
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各种不同的工作条件,通过调节螺栓来控制滑轨托上料框的下行高度,保证滑轨托的正常使用,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毅,未经徐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砂筛型砂闸板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模拟井筒的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