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3148.7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柯作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7 | 分类号: | H01R13/717;H01R1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组件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电器设备中,其对于电子电器设备如同血管对于人类一样重要,尤其是用来传输电源信号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工作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电子电器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路板、与电路板组合成一体的LED灯、收容所述LED灯的导光板、设有若干导线的线缆、与线缆相连的导电端子、圆柱形对接体以及包覆所述电路板、LED灯、导光板并部分包覆所述线缆和圆柱形对接体的绝缘壳体,其中正、负导线分别具有芯线及绝缘皮,绝缘皮通常具有不同的颜色以便区分,线缆前端通常设有深色的应力释放部,这时会产生一个问题,颜色较深的应力释放部会吸收自LED灯发出的光线,使发散到导光板的光线减弱,从而影响电连接器组件的显示效果,为此,业界设计出一种环体,其位于导光板与应力释放部之间,可有效避免上述不足,然而,所述环体因几乎全部收容于导管板内,存在应力释放部的抗摇摆性能差的问题。
因此,确有必要对电连接器组件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电连接器组件,其能够有效增强应力释放部的抗摇摆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对接体、具有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板、连接有端子且设有与对接体电性连接的导线的线缆、导光管以及环体,所述线缆临近导光管形成有应力释放部,所述环体具有收容于导光管的平滑环形部及不平滑的固持部,所述应力释放部包覆于不平滑的固持部外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电连接器组件具有改进的结构,其能够有效增强应力释放部的抗摇摆性能,从而保证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组装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组装图。
图6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垂直于其对接方向设置的电路板2、圆柱形对接体3、导光管4、设有若干导线的线缆6以及包覆所述电路板2、导光管4并部分包覆所述线缆6和圆柱形对接体3的绝缘壳体1。
请参照图2至图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100的绝缘壳体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其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成,其中所述上壳体11向下凹进而形成半圆形第一收容腔113。所述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形状大体相似,该下壳体12形成有与所述上壳体11的半圆形第一收容腔113配合形成圆形收容腔的半圆形第二收容腔123。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内均设置有矩形收容槽14。
电路板2沿垂直于对接方向的方向设置,对接体3和线缆6分别位于电路板2的两侧。电路板2在其边缘位置设有两个导电区域21、22,导电区域21分布在形成缺口的外缘处,导电区域22分布在相对的另一竖直侧缘处。导电区域21、22还可分布成其他形状,例如可分布成曲线状或圆孔状。电路板2还包括位于其中央位置的中心通孔23、用于指示电连接器组件100工作状态的发光二极管(LED)24。
圆柱形对接体3包括形成于其前端的空心圆柱状对接部31、自所述对接部31向后延伸的环绕所述圆柱形对接体3外围的多边形凸缘35及位于所述凸缘35后端的与所述圆柱形对接体3的内壁36相通的正极铜管部32,所述对接部31与所述正极铜管部32通过塑胶绝缘体34相隔开且充当对接体3的负极部。所述绝缘体34于其中心轴向设置有前后方向贯穿的中心孔341,该中心孔341与电路板2的中心通孔23纵向对齐,所述对接部31向后延伸形成纵长方向设置的连接部311,且该连接部311位于对接体3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