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田作业机变速箱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3180.5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钢;梁代钊;廖进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1/00 | 分类号: | A01B71/0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张荣玖 |
地址: | 545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田 作业 机变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步行型插秧机及水田作业机配件,特别是一种变速箱总成。
背景技术:
已有步行型插秧机及水田作业机的变速箱行走轴采用左右两根轴,其强度和刚度不够好,工艺复杂;其次,现有的变速箱的油道在变速箱左、右箱组件合箱后形成,易造成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行走轴结构使用可靠,工艺更简单,强度和刚度更好的水田作业机变速箱总成。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田作业机变速箱总成,由左变速箱组件与右变速箱组件合箱而成,行走轴支承在左、右变速箱组件上,所述的行走轴为一根整体式轴,行走轴齿轮装在行走轴上;整体式行走轴的两端有用于传递动力的n条导向槽,n为1-9之间的整数。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行走轴齿轮与行走轴的连接方式或是通过平键或花键或其他方式联接;或是将行走轴与行走轴齿轮做成一整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右变速箱组件上铸有独立的直油道。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行走轴采用一根整体式轴,不仅工艺更简单,而且使用时可靠,强度和刚度更好;由于在右变速箱组件上铸有独立的直油道,其结构性能可靠,油道功能不易失效,工艺性更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水田作业机变速箱总成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水田作业机变速箱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1:行走轴端头的导向槽结构示意图;
图2-2:图2-1的B-B剖视图;
图3:左、右变速箱组件结构及其油道位置示意图。
图1中:DF表示来自发动机的动力,DCZ表示输出动力至左车轮,DCY表示输出动力至右车轮,图中箭头表示动力的传递走向;
图3中:图中YLX所指箭头代表箱体内齿轮油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之水田作业机变速箱总成由左变速箱组件1与右变速箱组件2合箱而成,行走轴3支承在左、右变速箱组件上;所述的行走轴3为一根整体式轴,该整体式行走轴的两端有用于传递动力的3条导向槽31(参见图2-1、图2-2)。
行走轴齿轮4装在行走轴3上,其安装方式可以是将行走轴齿轮4与行走轴3通过通过花健或平键联接,也可以是将行走轴3与行走轴齿轮4做成一个整体。
如图3所示,在右变速箱组件2上铸有1条独立的直油道21,直油道21的下部装有油滤7,左变速箱组件1上部装液压泵8。根据需要,所述铸在右变速箱组件2上的独立直油道也可以是2条或3条。
工作时,来自发动机的动力DF渐次传递,直至行走轴齿轮4,再通过行走轴3传递至左摆动外壳组件5及右摆动外壳组件6,最终传递至两个车轮上。
此外,插秧机的升降靠液压泵8的工作来实现,液压泵8工作用的液压油来自变速箱内的齿轮油,液压泵8在工作时,从变速箱内吸齿轮油,齿轮油经过油滤7过滤后进入右变速箱组件2的油道21,最后从变速箱箱体上的相应孔进入液压泵8。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变换,该行走轴的两端用于传递动力的导向槽31条的条数n可以减少为1条或2条,也可以增加至3条以上,一般,n为1-9之间的整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行走轴齿轮4与行走轴3之间的联接也可以是通过将行走轴外轴部的剖面形状制作为四方形、六边形或其他剖面为三角形或去掉部分的圆形或椭圆形等异径状形状,将行走轴齿轮4的内表面作成与行走轴外轴部相配合的内接四方形、六边形或其他剖面为三角形或去掉部分的圆形或椭圆形等异径状形状而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翅片式换热器
- 下一篇:磁性橡塑盲道砖及其专门配套的盲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