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3254.5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治霖 |
主分类号: | B60S1/66 | 分类号: | B60S1/6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车轮 扬尘 污物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车轮扬尘污染治理装置,尤其是一种机动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自身摩擦(比如制动系统、轮胎与地面摩擦)会产生重金属粉尘、橡胶粉尘、石油废渣或水泥粉尘等。这些粉尘伴随着路面上的垃圾和尘土在车轮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而飞扬在空气中,且扬尘的集中范围在离地面1~3米的位置;这个范围覆盖了城市及公路沿线人群的生活、出行范围,因此机动车车轮扬尘给广大人群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利因素。
现有技术中的已存在的适合收集车轮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装置通过安装在车轮的附近,由车轮产生的气流将粉尘带入收集装置中,例如ZL 200820097442.2等,其存在的问题是,气流夹带粉尘进入收集器后往往直接停留在过滤网上,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粉尘积聚在网上使空气流动性差而无法收集粉尘;ZL88212545中在装置的口部加了垂直挡板,也使气流的流动性差、造成粉尘在收集装置的口部积聚而被反吹出装置。此外,积聚在装置中的粉尘在干燥的环境下,四处飞扬,容易再次跑出而再次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它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充分利用车体所产生的气流,通过装置改变气流方向,调节气压,产生气流旋转,使气流中夹带的粉尘有效的被收集在装置中,再通过气流分流、加湿、静电吸附、微尘吸附等手段,使收集的粉尘不再造成二次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机动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包括一侧具有开口的粉尘收集器,在收集器的其它侧面及顶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带挡尘网的出风口,所述收集器具有可开启的底盖;其特征是:在收集器的开口处的上边和下边分别安装有弧面导流板和弧面挡板,它们使刚进入的气流形成环绕而使收集器的入口处成为气流的第一次环绕室;在所述第一环绕室之后的空间内倾斜安装有另一对曲面板,它们之间的空间构成气流的第二环绕过滤室,其中,靠收集器入口近的曲面板的凹弧面背对入口,使气流通道向上、下、左或右一侧改变,另一曲面板为均布有网孔或/和带若干半球凹面状气体涡流结构的曲面板,其凹弧面对应前述改变后的气流通道的出口。
本发明可装置在任何机动车上,在行驶过程中收集车轮扬起的灰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装配方便,成本低,适用面广,效果明显等特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装置结构后视立体图;
附图2为装置结构前视立体图;
附图3为箱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盖板;2-后面板;3-侧面板;4-弧面导流板;5-弧面挡板;6-铰链;7-底盖;8-后挡尘网;9-侧挡尘网;10-连通管;11-拉簧;12-均布有网孔或/和带半球凹面状气体涡流结构的曲面板;13-曲面板;14-踏板;15-海绵;16-微尘吸附板;17-水箱;18-静电吸附块;19-橡胶密封圈;20-气流分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附图中的机动车车轮扬尘污物收集装置包括一侧具有开口的粉尘收集器,构成收集器的其它三个侧面:两个侧面板3、一个后面板2上设置带挡尘网的出风口,所述侧面板及后面板的下端与橡胶密封圈19粘接;所述收集器具有可开启的底盖;其特征是:在收集器的开口处的上边和下边分别安装有弧面导流板4和弧面挡板5,它们在收集器的入口处构成气流的第一环绕室A;在所述第一环绕室内A之后倾斜安装有另一对曲面板,它们之间的空间构成气流的第二环绕过滤室,其中,靠收集器入口近的曲面板13的上端固定在箱体的顶部,其凹弧面背对入口,使气流通道向上、下、左或右一侧改变,另一曲面板为均布有网孔或/和半球凹面状气体涡流结构的曲面板12,其凹弧面对应前述气流通道的出口,构成气流的第二环绕室B。
在所述第二环绕室B之后的空间内倾斜安装有气流分流板20,所述气流分流板上均布有网孔和圆锥头。
在附图给出的一个非限定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粉尘收集器口部较小,收集器的腔体向后部逐渐扩大,以增大气流的动力。
所述弧面导流板4的凹弧面向收集器的开口弯曲,所述弧面挡板5向收集器开口内倾斜,其凹弧面朝开口外。
所述收集器的盖板1具有带安装孔或安装件的连接板。为了使收集器获得一定的震动,使雨天集结在收集器腔体内的污泥散落,所述安装件或安装板采用浮动或弹性连接件。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收集器的底盖的一边与收集器的下端铰接,拉簧11位于收集器内,其一端与底盖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盖板上,底盖7上安装有踏板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治霖,未经陈治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