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3344.4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9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鞠春贤;刘卫国;钱国强;张海洋;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乘客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汽车日趋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目前使用的汽车座椅,在发生交通事故而产生碰撞时,普遍存在由于汽车座椅与车身连接强度不够或座椅骨架刚度不足,造成乘员在惯性作用下与转向盘、仪表或风窗玻璃等发生碰撞,由此造成乘员头部或胸腹部等部位受伤的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中国专利“汽车座椅连接结构”ZL200820057497.0公开了一种座椅,该座椅包括与汽车地板连接的地板支架和与座椅靠背骨架连接的钩结构,地板支架包括用于与地板固定的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分别与两底壁连接并向上延伸的两侧壁以及连接所述两侧壁的顶壁,顶壁的下侧还设有一个用于安装钩结构的卡接部;钩结构包括一个位于底部的钩体连接部和两个钩体,钩体连接部包括与钩体连接的延伸段以及分别连接两延伸段的连接段;顶壁下侧的卡接部与钩结构的连接段钩接。虽然该汽车座椅连接结构可以有效分散座椅与车身连接处的冲击载荷,减少座椅靠背框架的变形,但此座椅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不适于在各种档次车型上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座椅脚支架强度,减小座椅变形量,从而提高了乘员安全性的一种汽车座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与汽车地板连接的脚支架和与脚支架铰连接的靠背支架,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脚支架底部的左支架和右支架间设有横梁,所述的横梁上设有加强筋。
通过在左支架和右支架间增设横梁,提高二者间的连接强度,又通过在横梁上设加强筋,进一步提高横梁强度,从而提高了脚支架的整体强度,结构简单,成本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脚支架底部的左支架和右支架间设有二个横梁,横梁二端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垂直连接。二个横梁的垂直连接,方式简单,结构平衡稳固,同时又节省了材料及安装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的横梁横截面为“∏”形,且分别设于左支架与右支架的两端。“∏”形横截面的横梁强度高,横梁分别设于左、右支架的两端可确保脚支架底部牢固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的横梁上设有二至三条加强筋,加强筋沿横梁表面对称均布。根据需要在横梁表面均布增设二至三条加强筋,提高并平衡横梁的加强效果,方法简单,加工及材料成本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加强筋为带有翻边的长排孔,所述的翻边与横梁的两侧折弯方向相同,且翻边的高度≤横梁的两侧折弯高度。此结构加工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强度好,同时又能减少车体重量,节省原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的加强筋宽度与横梁宽度比为1∶1.5至1∶3之间,加强筋长度与横梁长度比为1∶3至1∶5之间。此结构进一步优化了加强比例,减少车体重量,节省原材料。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汽车座椅结构简单,牢固可靠,成本低,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座椅脚支架强度,减小座椅变形量,从而提高了乘员安全性,可用于各种配置的车型,从而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扩大了其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4:横梁第二种实施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A-A剖视图。
图6:横梁第一种实施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与汽车地板连接的脚支架1和与脚支架1铰连接的靠背支架7,在所述的脚支架1底部的左支架4和右支架5两端,分别垂直设有一个横梁2,横梁2的横截面为“∏”形,在横梁2表面对称均布设有三条加强筋3,所述的加强筋3是带有翻边6的长排孔,翻边6与横梁2折弯同向,且翻边6的高度为横梁2的两侧折弯高度的一半,加强筋3的宽度为横梁2宽度的一半,长度为横梁2总长的四分之一。横梁2两端通过实施圆周焊接方式与左支架4和右支架5内侧面连接,方法简单、连接牢固。
实施例2:如图1和图6所示,在横梁2表面对称均布设有二条加强筋3,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70目印花镍网
- 下一篇:钢卷喷字机双设防刮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