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马达驱动密码抽屉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4077.2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44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双九箱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44 | 分类号: | E05B65/44;E05B4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9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马达 驱动 密码 抽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防锁具产品,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电子抽屉锁产品。
背景技术
锁具发展至今,已逐渐由传统之机械构造锁具演化至电子控制之锁具即当前人们所熟知的电子锁,电子锁通常通过刷卡或输入密码后,由电子电路控制相应之离合机构来实现上锁或开锁的功能。电子门锁是电子锁具中的一种,目前,电子门锁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门上,但较多的抽屉仍采用机械式的锁具,这些机械锁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防盗性能差;或者有的虽然采用电子密码锁功能,但其较简单,未能真正发挥真正意义上的抽屉电子密码锁功能,不能更好的起到防盗功能;而且现有的抽屉锁基本上都需要携带其实体钥匙,实体钥匙携带麻烦且还存在着容易丢失或被盗及复制的安全隐患问题。
公告日为2004年1月7日的授权专利号ZL 03219744.6公开了一种智能抽屉锁,涉及锁的技术领域,包括锁体、锁舌、转盘,锁舌装在锁体的方形凹槽内,锁舌中开有槽,锁舌上盖有与其相对应的盖板,传动杆穿过盖板的槽与锁舌的槽,其一端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锁舌活动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穿过锁面板与转盘的内侧中心孔连接,所述锁舌的一侧开有凹槽,与凹槽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描销企,凹槽可供插销卡人,锁体内设有装电池的槽,锁体的一侧设置有集成电路板,锁体内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轴上装有螺旋轮,弹簧的中间套在插销企一端的轴上,弹簧的一端卡在电动机的螺旋轮上,弹簧的另一端与插销相连接。该智能抽屉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好。但其需要带实体钥匙卡,卡虽小但也存在携带不方便,且还存在着容易丢失或被盗及复制的安全隐患问题;且其密匙单一防盗性能差,不能更好的进行实现其良好的防盗功能及使用便捷性,当遇到非法或强制性侵入时不具备报警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抽屉锁需要携带实体钥匙,使用不方便,存在使用安全隐患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可以不用携带实体钥匙,且密匙数量多,当遇到非法侵入时具备报警功能的智能马达驱动密码抽屉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马达驱动密码抽屉锁,包括锁具本体及设置在锁具本体内的微控制器装置和通过定位块连接用于开锁抽屉的门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闩为采用电子电机驱动的结构,其电子电机对门闩的驱动控制为采用电子密码方式的控制结构,在抽屉锁的外面板上设有按键输入结构,电子密码以按键输入的结构方式控制抽屉锁的开锁及合锁。使用电子密钥,不用携带实体钥匙,密钥数量多,更根据自己需要随时设置更换不同密码;使用方便快捷;当遇到非法操作或遇入侵时还会执行报警动作,体积小安装较普通机械锁或电子锁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控制器装置上设有存储器模块结构。存储锁具的开启密码及开启记录。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控制器装置连接有警报装置,进行声光的警报。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子电机在其电机转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上设有传动齿条。带动门闩上升或下降进行对抽屉的合锁或开锁。
作为优选,所述的警报装置包括指示灯和蜂鸣器部分。
作为优选,所述的按键输入结构为数字按键输入结构。进行时间、开启密码及工作模式等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电子密钥结构,不用携带实体钥匙,密钥数量多,可随时根据需要设置变换密码,还可存储开锁记录;使用方便快捷;当遇到非法操作或遇入侵时还会执行报警动作,体积小使用安全性能高,防盗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马达驱动密码抽屉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局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马达驱动密码抽屉锁的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马达驱动密码抽屉锁的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双九箱柜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双九箱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