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盖帽扣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4465.0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2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操仕鑫;李伟;靳作琳;梁文伟;李宏华;吴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0 | 分类号: | F16B5/00;F16B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将轿车内前柱下装饰板固定在焊接在前围下主板上的端面凸焊螺栓的盖帽扣。
背景技术
前柱下装饰板与侧围内板钣金通过D型卡扣的固定只能实现整车坐标的Y轴与Z轴方向固定,而无法实现X轴方向的固定,容易造成门槛内装饰板在沿X轴方向晃动。而当在前柱下装饰板上设计沿X轴方向扣入端面凸焊螺栓的结构时会使前柱下装饰板的结构复杂,且脱模困难。车用卡扣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针对各装配位置、配装零件的结构而设计。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20079635.0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卡扣,卡扣前段为锚形结构,卡扣的锚形结构前段与后段圆盘为断开结构,卡扣锚形前段为两瓣结构,这样卡子有更好的弹性。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20072190.4的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装配用固定卡扣,包括由自下而上连接为一体的底盘、连接柱、吸盘、横截面呈十字形的上连接柱、锥形体几个部分,锥形体由四个上端与上连接柱相连接而中下部分相分离的分锥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安装于相分离的分锥体与十字形上连接柱之间的与固定卡扣拔出方向相反向的加强筋,加强筋位于中部分分锥体的中上部位,每一根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柱和中部分分锥体连接为一体,相邻两加强筋间的夹角在45~90度之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轿车内前柱下装饰板与侧围内板钣金通过D型卡扣等方式固定只能实现整车坐标的Y轴与Z轴方向固定,而无法实现X轴方向的固定,容易造成门槛内装饰板在沿X轴方向晃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既可实现良好的固定,又能避免前柱下装饰板结构过于复杂,且保证外观美观,前柱下装饰板与侧围外板钣金的X轴方向固定方式的盖帽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这种盖帽扣,包括一圆形盖帽、连接在圆形盖帽上的圆柱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圆柱体内设一柱孔,圆柱体的端部朝柱孔内部方向设有倒钩。
作为优选,所述的倒钩沿圆柱体的端部一周设置。在圆柱体柱孔上加工一内孔的孔肩,便可形成这一倒钩,制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倒钩沿圆柱体一周在圆柱体的端部柱孔处成一喇叭口,其喇叭口外端大内端小。端面凸焊螺栓是圆柱体形,装配时插入简单,喇叭口提供了快速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柱体的筒体上设有与柱孔垂直的通槽孔,通孔为“L”字形。这种结构提供了一种多样的固定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盖帽的端面为一球面。结构强度好,且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柱体端部柱孔处的喇叭口小端直径与端面凸焊螺栓配合。一般采用间隙配合利于装配。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简洁,可实现良好的固定,外观美观,固定牢固可靠,安装简便,能压住前柱下装饰板并将其固定在端面凸焊螺栓上的盖帽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实施例结构示意视图。
图中:1.前围下主板、2.前柱下装饰板、3.盖帽扣、31.圆形盖帽、32.圆柱体、33.倒钩、34.柱孔、35.通槽孔、4.端面凸焊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利用塑料如PA6的弹性性质,制成包括一圆形盖帽31、连接在圆形盖帽上的圆柱体32,圆形盖帽31的直径是圆柱体32直径两倍,在圆柱体32内设一柱孔34,圆柱体32的端部朝柱孔34内部方向设有倒钩33,倒钩33沿圆柱体32内一周分布,并在圆柱体32的端部柱孔34处成一外端大内端小的喇叭口。
在圆柱体32的筒体上设一与柱孔34垂直的“L”形通槽孔35。
使用时,在前围下主板1上铆焊端面凸焊螺栓4,利用盖帽扣3内部的倒构33,通过用盖帽扣3压住前柱下装饰板2并将其固定在端面凸焊螺栓4上,从而实现前柱下装饰板X轴方向的有效固定。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绣机构
- 下一篇:汽轮发电机用联轴器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