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静态目标验证动态跟飞试验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4939.1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朱铁冬;唐赟;杨凯利;刘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3/00 | 分类号: | G01C3/00;G01C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态 目标 验证 动态 试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目标的检测技术,特别是用静态目标验证动态跟飞试验的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测距机对动态目标的距离测量试验受天气及能见度的制约,每次需要的时间少则一天,多则三、四天,甚至更长,其费用很大。制约动态跟飞的主要原因是激光测距机对动态目标的远程测距能力不足。实际的静态目标测距能力要小于实际动态目标的距离,一般很难确定一个出厂指标。而在实际动态目标的测量中,为了配合测距试验,动态目标的操控过程还存着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静态目标验证动态跟飞试验的装置,以便提高动态跟飞试验的成功率、减少外出动态跟飞试验的次数,降低生产费用,缩短生产周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动态跟飞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静态目标验证动态跟飞试验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三光合一跟踪镜、激光测距主机和静态目标,激光测距主机的输出光通过三光合一跟踪镜与静态目标光连接;三光合一跟踪镜输出光的视场角θ目标在0.249mrad-0.26mil之间。
所述的立方棱镜固定在传动机构上,立方棱镜可通过传动机构可在俯仰和方位两个方向转动。
所述的三光合一跟踪镜由第二分光镜、物镜、直角棱镜、屋脊棱镜、滤光镜、分划板、目镜、下方保护玻璃、保护玻璃、立方棱镜、第一分光镜、道威棱镜组成,立方棱镜在L型保护玻璃内侧,第一分光镜位于立方棱镜下端,与立方棱镜的分光面平行与水平光和垂直光成45度,第一分光镜的下端是下方保护玻璃;经第一分光镜的45度反光面输入光轴成水平输入光,沿水平输入光方向上有道威棱镜、第二分光镜、物镜、直角棱镜、屋脊棱镜、滤光镜、分划板、目镜构成的望远镜。
所述的望远镜中的直角棱镜和屋脊棱镜将输出光反射击成与水平光成小于45度的输出光,输出光经滤光镜、分划板、目镜输入到静态目标,经静态目标的反射光沿原光路反回到立方棱镜,再由立方棱镜将反回光输入到激光测距主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用静态目标验证动态跟飞试验的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动态跟飞试验的产品。此方法可以实现在外场动态跟飞前,用激光测距机对动态目标的测距能力进行等效验证,从而提高动态跟飞试验的成功率,减少外出动态试验的次数,大大降低了生产费用,缩短了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原理说明图。
图2是三光合一跟踪镜的光路图。
图中:1、三光合一跟踪镜;2、激光测距主机;3、静态目标;4、视场角θ目标。5、第二分光镜;6、物镜;7、直角棱镜;8、屋脊棱镜;9、滤光镜;10、分划板;11、目镜;12、下方保护玻璃;13、保护玻璃;14、立方棱镜;15、第一分光镜;16、道威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括三光合一跟踪镜1、激光测距主机2和静态目标3,激光测距主机2的输出光通过三光合一跟踪镜1与静态目标3光连接;三光合一跟踪镜1输出光的视场角θ目标4在0.249mrad-0.26mil之间。制约动态跟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激光测距机对动态目标的远程测距能力不足。
图2是三光合一跟踪镜的光路图,三光合一跟踪镜1由第二分光镜5、物镜6、直角棱镜7、屋脊棱镜8、滤光镜9、分划板10、目镜11、下方保护玻璃12、保护玻璃13、立方棱镜14、第一分光镜15、道威棱镜16组成,立方棱镜14在L型保护玻璃13内侧,第一分光镜15位于立方棱镜14下端,与立方棱镜14的分光面平行与水平光和垂直光成45度,第一分光镜15的下端是下方保护玻璃12;经第一分光镜15的45度反光面输入光轴成水平输入光,沿水平输入光方向上有道威棱镜16、第二分光镜5、物镜6、直角棱镜7、屋脊棱镜8、滤光镜9、分划板10、目镜11构成的望远镜。
望远镜中的直角棱镜7和屋脊棱镜8将输出光反射击成与水平光成小于45度的输出光,输出光经滤光镜9、分划板10、目镜11输入到静态目标3,经静态目标3的反射光沿原光路反回到立方棱镜14,再由立方棱镜14将反回光输入到激光测距主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洞风机的变频电机与洞体连接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制动气门间隙调整工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