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断管接头取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6297.9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士康;李书福;杨健;安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8 | 分类号: | B25B2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断 管接头 取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取出折断的螺纹零件的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取出折断管接头的手动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管接头被广泛地用于各种液压、气压以及其它管路的连接,其中螺纹部分被旋入相应的螺纹孔内,而螺纹的根部为应力集中的部位,因此当旋入或拆卸时扭矩过大,或其外露的接头部分受到碰撞,极易使管接头在其螺纹的根部发生断裂,而断裂的管接头由于在螺纹孔内,因此很难将其取出,尤其当长期使用后其螺纹部分产生锈蚀,使用普通的工具将使取出工作变得十分困难,而目前尚无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易用、能将折断的管接头快速取出的专用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折断后的管接头难以取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快速取出折断的管接头的折断管接头取出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折断管接头取出器,包括扳手,所述扳手的一端与拆卸头尾端的连接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柱体的外侧面上至少有一个和连接柱体轴线平行的平面,扳手通过设于其一端与连接柱体匹配的通孔套接在连接柱体上,所述拆卸头的前端设有硬质的正棱台形挤压体。由于折断的管接头位于螺纹孔内,普通的工具很难对其施加扭矩,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拆卸头上硬质的正棱台形挤压体前面的小端插入折断的管接头内孔并用铁锤敲击,使挤压体后面大端有如刃口的棱边挤压并嵌入折断管接头内孔的孔壁,从而使折断的管接头如同套筒扳手一般套接在挤压体上,此时,反向转动扳手即可将扭矩通过拆卸头的挤压体传递到折断的管接头上,从而将折断的管接头旋出,由于扳手是可拆卸套接在连接柱体上,因此,当拆卸空间受限而无法连续转动扳手时,可取下扳手,回到起始位置后再套接在连接柱体上,然后转动一个小角度,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将折断的管接头取出。因为连接柱体外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和连接柱体轴线平行的平面,所以可确保扳手和连接柱体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扳手的转动扭矩可靠地传递到挤压体上,并最终带动折断的管接头反向旋转将其取出。此外,通过更换可拆卸的拆卸头,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多种规格折断的管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体为正三棱台,从而使挤压体在插入折断的管接头时各棱边的刃口垂直于管接头的内侧壁,同时棱边两侧面形成的夹角小,既有利于棱边挤压并嵌入折断管接头内孔的孔壁,又可避免挤压体和折断管接头内孔之间打滑。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体为正四棱台,从而使挤压体在插入折断的管接头时各棱边的刃口垂直于管接头的内侧壁,同时挤压体的横截面较大,既有利于棱边挤压并嵌入折断管接头内孔的孔壁,又使挤压体可传递较大的扭矩。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体外侧面与其轴心线的夹角为2°~6°,既有利于挤压体插入折断的管接头内孔,又可保证挤压体有足够长度的棱边挤压并嵌入折断的管接头内孔孔壁,从而可传递更大的扭矩将折断的管接头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体与拆卸头固接成一体,挤压体的硬度为HRC45~HRC55,从而确保挤压体的棱边可较方便地挤压并嵌入折断的管接头内孔孔壁,同时可减小挤压体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将挤压体与拆卸头分体制成后再固接成一体,方便拆卸头的加工,降低其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柱体为正四棱柱,使扳手和连接柱体之间可传递较大的扭矩,同时方便扳手从几个角度位置与连接柱体套接,方便本实用新型在拆卸空间受限时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柱体为正六棱柱,在确保扳手和连接柱体之间可传递较大扭矩的同时,方便扳手从多个角度位置与连接柱体套接,方便本实用新型在拆卸空间受限时的使用,另外,正六棱柱的连接柱体可与通用的套筒扳手配合,从而扩大其适用范围。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拆卸头将扳手的扭矩有效传递到折断的管接头上,可快速取出折断的管接头;(2)拆卸头可更换,适应拆卸多种规格的管接头;(3)零件少,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拆卸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拆卸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6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限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书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