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的新型活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6669.8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6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林;赖金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4 | 分类号: | F04B53/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活塞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特别是指应用于泵的新型活塞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泵的活塞机构通常包括一连杆,连杆的一端连接传动机构,连杆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基座,在基座上设有一压板,压板与基座之间设有一活塞片,然后藉由一螺钉穿过压板将活塞片固定在基座上,活塞片与气缸缸体内壁之间起到密封作用,藉由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实现抽真空等目的。如中国专利CN201027624Y公开的“一种真空泵的活塞”便具有这种结构。该种活塞机构由于包括基座、活塞片和压板,并藉由螺钉固定,其部件较多,不但生产、装配工艺较为复杂,而且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如果螺钉松动,甚至有可能导致活塞失效,以致影响泵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泵的活塞结构较为复杂的缺点,提供泵的新型活塞机构。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基于优化设计的理念,将原本具有多部件的活塞设计成一体式的活塞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泵的新型活塞机构,包括一连杆,该连杆的第一端连接传动机构,该连杆的第二端插入气缸内,该第二端上固定设有一一体式活塞片,该一体式活塞片包括一圆形的活塞片本体,该活塞片本体环周设有一裙边,该裙边紧密贴合于气缸缸体的内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裙边倾斜设置,裙边与所述活塞片本体之间具有一间隙,该间隙朝向所述气缸的缸底所在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裙边与所述活塞片本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一体式活塞片与所述连杆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活塞片与所述连杆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连杆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活塞片和连杆由耐磨和自润滑性能优良的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活塞片和连杆由塑胶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活塞片和连杆由聚甲醛(POM)制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泵的活塞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将活塞片设计成一体式结构,其部件较少,结构较为简单,生产、装配工艺较为简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其结构较为简单,各部件出现故障的机率降低,活塞的使用稳定性得以提高;
二,裙边倾斜设置,裙边与活塞片本体之间具有间隙,活塞片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使裙边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了活塞往复运动的可靠性;
三,活塞片与连杆在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工艺,生产步骤减少,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四,活塞片与连杆的连接处、连杆与传动机构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使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机构较为坚固,进一步保证活塞往复运动的可靠性;
五,活塞片与连杆由聚甲醛等耐磨、自润滑材料性能优良的材料制成,进一步保证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泵的新型活塞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泵的新型活塞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立体机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泵的新型活塞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活塞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泵的新型活塞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活塞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泵的新型活塞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泵的新型活塞机构,包括一连杆10,连杆10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件30,藉由连接件30连接传动机构,连杆10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一一体式活塞片20。
活塞片20包括一体成型的一圆形活塞片本体21和设于该活塞片本体21环周的一裙边22,裙边22倾斜设置,裙边22与活塞片本体21之间具有一间隙24,该间隙24朝向气缸的缸底所在的方向。
活塞片20与连杆10的连接处设有对称的两加强筋41,连杆10与连接件30的连接处设有对称的两加强筋42。
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片20与连杆10可由聚甲醛等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能优良的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6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泵
- 下一篇:柴油机气缸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