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加压站机房煤气浓度超标的抽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7132.3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斌;施建华;曾佑欣;杜凤祥;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43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加压 机房 煤气 浓度 标的 抽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风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压站机房煤气浓度超标的抽风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燃气生产过程中,离心加压机是一种广泛应运的机械设备,集中设置加压机的煤气加压站是普遍的生产单元,但是在加压机房中普遍存在CO浓度超标,根据国家安全卫生规定:工作现场CO含量须≤24PPm,而实际生产中现场CO含量≥200PPm,给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带来危害。
加压机的煤气泄漏导致机房CO浓度超标,主要来自加压机转子的轴端密封,轴端部位密封属于动密封。其余可能出现煤气泄漏部位如:上下壳体之间、进出气管道的连接法兰都属于静密封,静密封可以通过紧固或者更换密封垫从根本上消除,可以实现零泄漏,动密封实现零泄漏很困难,再好的密封形式在实际使用中也可能逐步失效,尤其加压机需要连续运行较长时间。
目前,转子轴端密封主要采用迷宫密封形式、碳环密封形式。碳环密封形式安装复杂,价格昂贵,使用寿命周期和迷宫接近,并且碳环密封中固定碳环的金属弹簧圈在煤气加压机上有一定危险,当鼓风机振动很大,碳环被破坏后,金属弹簧圈与转子、机壳金属之间高速摩擦,导致煤气着火。所以目前加压机的轴端密封多采用迷宫形式。
如图1所示为现有加压机轴端迷宫密封形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加压机轴端密封包括上、下机壳17、18、注油口12、密封体13、转子轴14、膨胀腔15以及密封齿16。煤气加压机采用的迷宫密封型式,迷宫密封是在转子轴14周围设置依次排列的环形密封齿16,齿和齿之间形成一系列节流间隙和膨胀腔15,密封介质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的目的。迷宫密封的转子轴14和上、下机壳17、18之间存在间隙,密封介质会因“透气效应”而泄漏,并且机组运行过程中,煤气中含有的焦油、粉尘杂质会加剧密封齿的磨损,集聚堵塞密封的膨胀空腔,导致密封性能变差,因而会直接导致煤气加压机轴端泄漏煤气超标。例如:加压站煤气加压机未运行时,前后轴端煤气压力为5kPa,加压机运行时后轴端煤气压力达到25kPa左右,煤气压差导致煤气外泄,机房内煤气浓度达到200PPm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止加压站机房煤气浓度超标的抽风装置,该抽风装置解决了煤气加压机使用久后,轴端可能发生泄漏煤气超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防止加压站机房煤气浓度超标的抽风装置,包括加压机、后轴承箱以及前轴承箱;加压机、后轴承箱以及前轴承箱通过转子轴连接;加压机位于后轴承箱和前轴承箱之间,在加压机与后轴承箱以及与前轴承箱之间分别设有一集气腔。
进一步,集气腔包括制作集气腔的钢板,钢板分别与加压机的上、下机壳以及前轴承箱之间通过橡胶垫进行加强密封。
进一步,还包括流散支管、集气支管以及放散管;流散支管一端与集气腔连通,其另一端与集气支管连通;汇流总管与多台机组集气支管连通,其另一端与放散管连通。
该防止加压站机房煤气浓度超标的抽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集气腔,流散管或者经过抽风机将密封处泄漏的煤气通过该集气腔引至高处放散。从而达到降低加压机房煤气浓度的目的,并且增强对泄漏煤气的收集,降低抽气管内形成爆炸气体的可能性。
(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每一流散支管上安装阀门,由于机组各密封点煤气泄漏不同,通过调节该阀门开合而合理调整各点负压。
(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汇流总管与放散管之间设有一抽风机。由于实际运行中仅设置流散管,在流散管内产生积尘积垢,导致负压不够,装置抽风机可以提高管道的负压。
(4)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不改变加压机结构,装置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加压机轴端密封的迷宫密封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止加压站机房煤气浓度超标的抽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止加压站机房煤气浓度超标的抽风装置的集气腔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加压机;11-上机壳;12-注油口;13-密封体;14-转子轴;15-膨胀腔;16-密封齿;17-煤气;18-下机壳;21-后轴承箱;22-前轴承箱;3-集气腔;31-钢板;32-橡胶;4-电机;50-流散支管;51-阀门;52-阀门;60-集气支管;61-汇流总管;7-抽风机;8-放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7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沼气池
- 下一篇:一种艾纳香加工提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