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7772.4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庄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柳城高捷图文设计工作室 |
主分类号: | F01M1/08 | 分类号: | F01M1/08;F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南安市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冲程发动机 润滑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润滑控制系统,具体的讲是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从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中我们知道,二冲程发动机工作时必不可少的会产生润滑烟雾,给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与全新设计的二冲程电喷控制系统(一圈做功一圈空转)相匹配(新型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磁电机旋转触发器产生信号,触发器的信号经VD1整流后送入ECU控制器,ECU控制器处理后对喷油嘴发出喷油指令及对火花塞发出点火时间控制,发动机工作;磁电机旋转第二圈,触发器产生的信号再次输入ECU控制器,ECU控制器此时不再对点火及喷油发布指令,而是对减压阀发出指令,减压阀打开,即将压缩的气体通过减压阀从排气管排出,周而复始,实现了二冲程发动机第一圈工作,第二圈把纯空气和润滑油雾通过减压阀进入排气管,使排气管内的未完全燃烧的废气再一次的燃烧,以达到减少燃油消耗和净化尾气的功能。该技术在2009年6月18日申请的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9103033665),因新型二冲程发动机的第二圈为空转,发动机无负荷,故其对润滑油的需求量只是满足在最低的要求,而传统的机油泵将使润滑油浪费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控制系统,具有节省润滑油和降低尾气排放的功能,可用作新型二冲程发动机的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控制系统包括12V蓄电池、电门开关、磁电机、电阻、二极管、可控硅1、ECU控制器、喷油嘴、触发器、减压阀、排气管、可控硅2、电子机油泵。其特征在于:ECU控制器的C号线与电子机油泵连接,红/白线与原车的触发器连接,蓝色线与原车的喷油嘴的控制线连接,蓝/白色线与原车的减压阀控制线相连接。12V蓄电池负责给二冲程润滑控制系统提供电能,发动机启动后,触发器的触发信号、喷油嘴的喷油信号以及减压阀的减压信号全部输入到润滑控制系统的ECU处理器中,ECU根据触发器提供的转速信号和喷油嘴的喷油信号,来判断发动机此时所处的转速、加速或负载,以此为依据来调节电子机油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润滑油量,当第二圈到达时,ECU检测到的信号为触发器信号和减压阀信号,ECU此时判断发动机为减压空转,ECU将关闭电子机油泵的工作,机油泵停止供油。
本实用新型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控制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可使新型二冲程发动机做功时提供润滑油,空转时关闭润滑的功能,有效解决了二冲程机油泵与发动机同步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电喷控制系统的机械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控制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12V蓄电池,2.电门开关,3.磁电机,4.电阻,5.二极管,6.可控硅1,7.ECU控制器,8.喷油嘴,9.触发器,10.减压阀,11.排气管,12.可控硅2,13.电子机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背景技术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电喷控制系统的机械原理图,包括12V蓄电池(1)、电门开关(2)、磁电机(3)、电阻(4)、二极管(5)、可控硅1(6)、ECU控制器(7)、喷油嘴(8)、触发器(9)、减压阀(10)、排气管(11)、可控硅2(12)。在图1中,ECU控制器(7)的A号线与喷油嘴(8)连接,CPU控制器(7)的B号线与减压阀(10)连接。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控制系统的安装示意图,包括12V蓄电池(1)、电门开关(2)、磁电机(3)、二极管(5)、可控硅1(6)、ECU控制器(7)、喷油嘴(8)、触发器(9)、电阻(4)、减压阀(10)、排气管(11)、可控硅2(12)、电子机油泵(13)。在图2中,ECU控制器(7)的C号线与电子机油泵(13)连接,红/白线与原车的触发器(9)连接,蓝色线与原车的喷油嘴(8)的控制线连接,蓝/白色线与原车的减压阀(10)控制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柳城高捷图文设计工作室,未经南安市柳城高捷图文设计工作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7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状滚筒装置
- 下一篇:天井掘进管路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