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车载加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7884.X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瑜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1/02;H02N6/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车载 加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车载加湿器,属于车载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私家车越来越普及,人们在车内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对车内环境越来越重视,比如,车内空气质量等级,是否有致癌物质等等,因此诞生了诸如车载空气净化器,车载加湿器等产品。
专利ZL 200520107601.9车载加湿器,公布了一种车载加湿器,包括电源电路,高频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电路等。所述的高频信号发生电路由振荡电路和放大电路组成,振荡电路产生振荡信号,放大电路对该信号进行放大,之后通过输出电路传送到换能片。该实用新型实现了车内空气的加湿功能,避免空气干燥而影响乘坐者的舒适性。但是,该装置从车载电池取电,无法避免冗长的电源线,并且影响摆放位置,同时,缺乏有效的湿度检测,通过乘坐者的主观感受来开关加湿器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太阳能车载加湿器,该装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获取能源,通过湿度传感器来启动或者停止加湿器,实现车内空气湿度的智能控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太阳能车载加湿器,包括提供稳定供电的稳压电源,进行集中协调和控制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用于产生高频振荡信号的振荡电路,与所述振荡电路连接的用于放大振荡信号的放大电路,与所述放大电路连接的用于将振荡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的换能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用于检测水位情况的水位检测电路,还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该装置提供电力;
-整流二极管,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用于整流;
-开关,与所述的整流二极管连接,用于控制供电回路;
-储能电池,与所述的开关连接,用于储存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并为该装置直接提供电力;
-电源管理电路,与所述的储能电池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的充电过程,可控制所述开关的通断;
-湿度检测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湿度值。
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包括进行运算处理的处理器,检测所述储能电池温度的温度检测电路,检测所述储能电池的电压是否过高的过压检测电路,检测所述储能电池的电压负增量的ΔV检测电路。
所述的湿度检测电路,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湿度传感器的电源脚接电源VCC,地脚接地GND,时钟SCK脚连接所述控制器的IO1端口,数据DATA脚连接所述控制器的IO2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获取能源,节能环保,不需要冗长的电源线;2、检测车内空气湿度,形成闭环控制,避免将空气加湿过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太阳能车载加湿器的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2是太阳能车载加湿器的加湿电路原理图;
图3是太阳能车载加湿器的电源管理原理图;
图4是太阳能车载加湿器的湿度检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4,太阳能车载加湿器,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该装置提供电力。太阳能具有清洁环保的优点,并且普及的趋势已经确立,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已经降到日用产品可以接收的程度,并且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可避免冗长的电源线,方便美观。
-整流二极管2,所述的整流二极管2的阳极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正极输出,起到整流的作用,防止无光照情况下电流反向流动。
-开关3,与所述的整流二极管2的阴极连接,用于控制供电回路,在需要的时候,可切断供电回路。所述的开关3可选PNP型的三极管或者P沟道的MOS管。
-储能电池4,与所述的开关3连接,用于储存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提供的电能。因为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只具有能量转换功能,不能存储能量,在无光照情况下不能提供电源,因此设置所述的储能电池4,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存储能量;在没有光照情况下,可为该装置提供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瑜,未经刘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78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高压染色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自然风室内空气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