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逃生器械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8003.6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2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逃生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救生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楼逃生器械。
背景技术
现在的城市高楼林立,人住在楼上,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特殊情况时会很危险,如没有得到及时营救和逃生,很有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因此,研制一种高楼逃生器械在危险时能自己救生,显得非常需要和实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楼逃生器械,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特殊情况时,住在楼上的人能够实现自己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楼逃生器械,包括一卷有钢丝绳的卷筒,卷筒与圆柱齿轮组、圆锥齿轮组依次连接;圆锥齿轮组通过超越离合器一与调速器连接,调速器与摩擦离合器连接,圆锥齿轮组通过超越离合器二与直流微电机连接;钢丝绳通过吊钩与绳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高楼逃生器械,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直流微电机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的绳套上设置有防转动扇。
所述的钢丝绳上设置有一滑轮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高楼逃生器械,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实现特殊情况下的高楼逃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中,1.摩擦离合器,2.调速器,3.超越离合器一,4.直流微电机,5.超越离合器二,6.圆锥齿轮组,7.圆柱齿轮组,8.钢丝绳,9.吊钩,10.绳套,11.防转动扇,12.卷筒,13.滑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是,包括一卷有钢丝绳8的卷筒12,卷筒12与圆柱齿轮组7、圆锥齿轮组6依次连接,圆锥齿轮组6通过超越离合器一3与调速器2连接,调速器2与摩擦离合器1连接,圆锥齿轮组6还通过超越离合器二5与直流微电机4连接,直流微电机4由蓄电池单独提供电力,适应特殊情况下的公用电源不稳定的问题;钢丝绳8通过吊钩9与绳套10连接,绳套10为特制的安全绳套,能够将人绑紧保证不会松脱,绳套10上设置有防转动扇11。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可以设置一个滑轮支架13,用于支撑钢丝绳8,保证钢丝绳8伸出楼外顺利放下。
超越离合器一3的作用是当直流微电机4工作收回吊钩9时,保证调速器2不工作,以达到快速收回吊钩9的目的。超越离合器二5的作用是当人吊下过程中,卷筒12、圆柱齿轮组7、圆锥齿轮组6转动时,保证直流微电机4轴不转动。利用两个超越离合器,使得吊钩下降及收回互不干涉。防转动扇11为十字扇状结构,是为防止人在降落过程中因绞制钢丝绳引起的转动,原理是利用空气阻力。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定在窗口或出口内,将滑轮支架13固定在窗口或出口外,当发生危险时,人穿戴好绳套10,将绳套10上端的挂钩挂在钢丝绳8的吊钩9上,在人的自重作用下自由下降,钢丝绳8带动卷筒12、圆柱齿轮组7以及圆锥齿轮组6转动,超越离合器一3增速后传给机械离心式的调速器2,当人的下降速度高于安全值时,调速器2的转动速度也过高,此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摩擦离合器1接合,达到降速的目的,从而使人在一定的速度下安全平稳降落到地面,实现自救。当降落到地面后,启动直流微电机4,通过超越离合器二5依次带动圆锥齿轮组6、圆柱齿轮组7及卷筒12转动,将吊钩9收回,以便下一批人降落。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为高楼逃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救生装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井救援工具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鼻咽部激光治疗保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