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备胎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8460.5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刘臻树;邓文程;李文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3/02 | 分类号: | B62D43/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周长清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备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车辆领域,特指一种车辆用备胎架。
背景技术
车辆上一般都设有备胎,供使用者在意外情况下随时更换轮胎。目前,备胎均是通过一个不动的备胎架固定于车辆的后部上。在取放备胎时,备胎只能做简单的上、下方向的直向运动,或者为很小角度的转动,这种形式在有的专用车辆上由于受车辆空间布局的限制而不能安装或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且取放十分不方便,给操作者造成困难,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的车辆用备胎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用备胎架,它包括固定安装座和用来固定备胎的备胎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安装架铰接于固定安装座的一侧并可带动备胎转动至车辆的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备胎安装架为四连杆机构。
所述备胎安装架为由备胎安装板、摇臂、连杆和传动杆组成的四连杆机构,所述备胎安装板的一端铰接于固定安装座的一侧,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备胎安装板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摇臂的一端相连,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传动杆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于固定安装座上,所述摇臂的中部铰接于固定安装座上。
所述传动杆为螺旋传动机构。
所述固定安装座设有备胎支承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备胎架,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备胎安装架呈活动安装的方式,可以绕一个铰接点旋转180°,这样备胎架就可以安装在车辆底盘的上部,通过180°的大角度的旋转,使备胎能大范围的运动至地面,便于安装,从而解决某些车辆底部或尾部安装空间不够或者不便于安装传统的备胎架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四连杆行程放大机构,备胎活动安装架可绕一个铰接点大角度旋转180°,适用于某些车辆因空间布局的原因不便于安装传统备胎架的情况,且采用螺旋传动机构,省力,一人手动能单独完成备胎的装卸,较液压、气压驱动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备胎处于不更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备胎处于更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备胎处于不更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备胎处于更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备胎安装架;2、固定安装座;3、备胎;4、车辆;5、备胎支承托;101、备胎安装板;102、摇臂;103、连杆;104、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备胎架,它包括固定安装座2和用来固定备胎3的备胎安装架1,备胎安装架1铰接于固定安装座2的一侧并可带动备胎3转动至车辆4的侧面,固定安装座2设有备胎支承托5。
当备胎3处于不更换状态时,备胎3固定于备胎安装架1上,并位于备胎支承托5上;当备胎3需要更换时,备胎安装架1绕铰接点转动,让备胎3随着备胎安装架1移动到车辆4的侧面,方便更换。
实施例2: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备胎架,它包括固定安装座2和用来固定备胎3的备胎安装架1,备胎安装架1铰接于固定安装座2的一侧并可带动备胎3转动至车辆4的侧面,固定安装座2设有备胎支承托5。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备胎安装架1为四连杆机构。备胎安装架1为由备胎安装板101、摇臂102、连杆103和传动杆104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备胎安装板101的一端铰接于固定安装座2的一侧,连杆103的一端与备胎安装板101相连,连杆103的另一端与摇臂102的一端相连,摇臂102的另一端与传动杆104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动杆104的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于固定安装座2上,摇臂102的中部铰接于固定安装座2上,传动杆104可以采用螺旋传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偿回收机的识别装置、有偿回收机及有偿回收系统
- 下一篇:销售机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