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滤池的滤速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9546.X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2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万寿 |
主分类号: | B01D24/46 | 分类号: | B01D24/4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池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砂滤池的滤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重力式滤池以其低能耗和便于维护在水处理行业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一般采用石英砂作为滤料。污水从上到下通过滤层到达滤池底部,滤层截留了污水中的大于一定尺寸的悬浮颗粒,从而实现污水的清洁作用。随着污水过滤量的不断增加,滤层截留的悬浮物越来越多,滤池滤层的通水量也越来越低,这时就需要通过对滤层进行反冲洗,将沉积在滤层中的污物清洗出来,恢复滤层的清洁度,然后再重新投入新的过滤流程,周而复始。
在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滤速不均匀的问题,由于滤池滤层清洗不彻底,清洗后滤层中常常混有污泥,而且各点污泥含量不一样,反冲洗时也不能保证各点均匀,从而导致滤层出现不均堵塞,各点滤速不一致,极大地影响了过滤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滤层出现不均堵塞,提高过滤效率,提供一种砂滤池的滤速控制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砂滤池的滤速控制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砂滤层,砂滤层上方设有进水分配管及反冲出水管,其特征在于:砂滤层下方设有出水及反冲进水分布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水及反冲进水分布管上开有若干通孔。
所述通孔设在出水及反冲进水分布管水平方向向下30°处,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使用了出水及反冲进水分布管,将出水管和反冲进水管合而为一,这样能确保过滤与反冲的一致性;当池体处于过滤过程时,经砂滤层过滤的水从出水及反冲进水分布管的各通孔中涌入该管,然后出水;当池体处于反冲清洗过程时,反冲水从各通孔中涌出,对砂滤层反冲,两者是个可逆的过程,较易堵塞的位置也必然是反冲力度较强的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对各点滤速一致以及均匀反冲清洗滤层有极大的改善,从而实现过滤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出水及反冲进水分布管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池体1,为长宽各为2.5米,高3米的立方体设备,池体内设有石英砂滤层2,砂滤层2上方设有进水分配管3及反冲出水管4,砂滤层下方设有出水及反冲进水分布管5,出水及反冲进水分布管5上开设有若干通孔6;池体1底部还设有排污管7。
本实施例有两种工作状态,即过滤状态和反冲洗状态,其中过滤状态为滤池正常工作常态,反冲洗状态为滤池滤层清洗状态。滤池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在两种状态间转换,转换间隔时间利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事先设定。
滤池过滤工作流程为:需要过滤的污水通过进水分配管3均匀进入滤池池体1,经砂滤层2过滤后通过出水及反冲进水分布管5均匀出水。
滤池的反冲洗流程为:当滤池经过设定时间的连续运行后,砂滤层2积累了大量的悬浮物,过滤速度下降,滤池进出水压降逐渐升高,当压力水位升高到设定点后,滤池开始反冲。此时进水系统自动锁闭,反冲泵打开,滤池出水阀自动锁闭,出水及反冲进水分布管5自动转换为反冲进水管路,反冲水对砂滤层2实行均匀反冲,反冲出水通过反冲出水管4将污水排走,从而达到清洁滤层的作用。反冲洗时间延迟利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事先控制,到达设定时间后自动将滤池工作状态从反冲洗转换为过滤状态。
滤池排污:在滤池运行一段时间后滤池底部会积累少量污垢,需要定期人工打开排污管7进行排污,排污阀开启持续时间为2分钟,排污阀开启间隔时间为10天。
经过实际应用,本实施例的反清洗效果有显著提高,表现在滤池使用一段时间后砂滤层没有出现块状结饼,滤池过滤通量也没有明显衰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万寿,未经王万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95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滤机钢结构滤板
- 下一篇:内常压管状微孔陶瓷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