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9729.1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方伟;张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力威密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1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模具定位导向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装备,由于模具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因而模具的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产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模具中的导向和定位机构是模具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对延长模具寿命,保证工件精度,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成本具有较高的价值。
现有模具的导向与定位机构一般是在下模上加工导向柱,在上模上加工导向槽,通过导向柱与导向槽实现上下模具定位,此种定位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在模具上加工导向柱与导向槽工艺复杂,且导向柱与导向槽本身精度要求较高,一旦出现偏移,将造成模具型腔错位,导致模具报废;2、采用定位柱的方式,在上下模具合模之前间距较大时,定位柱即被接触,定位柱很容易被磨损,从而使模具产生偏心、错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合模时容易出现错位、定位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模具,包括动模及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分型面上横向和纵向各开有至少一个弧形定位凹槽,所述动模分型面上开有相应的弧形导向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固定有定位圆柱,定位圆柱轴线与所述定模分型面平行,合模状态,所述定位圆柱高出定模分型面的部分嵌入所述导向凹槽中。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定位凹槽开在定模分型面四周各边中央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定模分型面上横向和纵向各开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定位凹槽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定模的侧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导向凹槽开在动模分型面四周各边中央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导向凹槽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动模的侧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定位凹槽及导向凹槽为半圆柱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定位圆柱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定位凹槽中。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定位圆柱直径略小于所述定位凹槽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圆柱定位,此种方式在模具合模前圆柱的定位面没有进行接触,因此圆柱面不易磨损,因此产品模具不易偏心、错位,即使圆柱面被磨损,更换起来也比较方便。并且模具加工简单,只需在模具的定模上加工定位凹槽、再镶配圆柱,然后在动模加工半圆柱形导向孔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定有一个圆柱的定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模动模合模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1-1、定位凹槽;2、动模;2-1、导向凹槽;3、圆柱;3-1、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及图2,图1示出了固定有一个圆柱的定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定模、动模合模后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模具上型腔及顶出结构等均未改进,因而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模具,包括动模2及定模1,所述定模1分型面周边上横向和纵向各开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半圆柱形定位凹槽1-1,即定位凹槽1-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定位凹槽1-1的外端延伸至定模1的侧面;动模2分型面上开有相应的半圆形导向凹槽2-1,所述定位凹槽1-1内固定有定位圆柱3,其轴线与所述定模1分型面平行,合模后,所述定位圆柱3一半置于所述定位凹槽1-1中,另一位于所述导向凹槽2-1中。
本实施例定位凹槽1-1开在定模分型面周边中央位置处。因此,当应用本实用新型所制造的模具进行生产时,即便定模热而动模冷,且其温差比较大时,动模与定模合闭的棱角部位的错位量最大,而在动模与定模合闭的周边的错位量较小,动模和定模的周边中央的错位量是最小的,即,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可以避免因为动、定模不同温差引起的热膨胀量差异,从而使定位圆柱不易磨损、烧坏和卡死,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为了方便安装定位圆柱3,本实施例定位凹槽1-1的外端延伸至定模1的侧面,相应地,导向凹槽2-1的外端延伸至动模2的侧面,这样,对定位圆柱3的长短尺寸不至于限制过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力威密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力威密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9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机的送膜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相间间隔棒用连接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