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负压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9945.6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范;吕汝举;卢成田;吕洪敏;于灵云;林庆;崔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高新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手动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医疗护理中,常常需要进行创面引流。特别是大面积的创伤、烧伤、糖尿病溃疡、褥疮等情况下,创面有大量的体液渗出,必须对创面进行及时的引流,这样,才能避免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目前,对于外科浅表创面,普遍采用纱布换敷治疗,工作量大,消耗材料多,疗效欠佳,而且纱布易被渗出液浸湿,导致伤口的再感染。对于深层的创面和腔隙,现多采用引流管引流,其主要是在导管的外壁开一些侧孔,用引流球手动引流,这种办法的缺陷是:侧孔容易堵塞,开放式引流不能够较好的保护伤口,创面容易感染,对创面流失的液体无法进行准确的计量,手动操作工作量大,还不能彻底引流,疗效欠佳。临床上还有采用负压机配套一次性负压引流耗材进行负压封闭引流,不仅治疗费用高,而且其使用推广受医疗条件、医疗环境的限制,其操作使用须有专业医护人员资格,治疗时患者活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造价低,不用电源驱动,可随身携带,不受医疗条件和环境限制的手动负压引流器。其适用于抢险、救灾、部队野战急救以及临床等各种场合的引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负压引流器,其包括一引流罐体、罐盖,罐盖上设有进液口、出气口,进液口连接引流导管,其特征是:罐盖上还设有一伸入引流罐体内的抽气筒,抽气筒中设有活塞和手动推杆,抽气筒底部设有单向排气的橡胶阀并连接一抽气导管,抽气导管另一端与罐盖上的出气口连接相通。手动来回拉动推杆,推杆带动活塞往复抽气,引流罐体内的气体可通过罐盖上的出气口,经由抽气导管、单向排气的橡胶阀、抽气筒排出,在引流罐体内形成适度的负压,进而通过引流导管进行负压引流。
本实用新型所说引流罐体外部抽气导管上还连接一阻水过滤器和一卡夹。抽气时,以防液体进入抽气筒。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引流罐体侧面设有一向下开口的出液口,出液口通过一塞子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罐盖上还设有一负压指示器,其是一与引流罐体相通的弹性波纹囊体。通过波纹囊体的收缩,可方便观察引流罐体的负压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罐盖上还设有一带疏水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疏水空气过滤器可以是疏水过滤膜或疏水多孔塑料。从出液口排出引流液体时,打开保护帽,可以从该进气口进入气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来回拉动推杆,带动活塞往复抽气,引流罐体内形成适度的负压,通过引流导管进行负压引流。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手动操作方式,操作、使用方便,不易造成污染,安全可靠。使用时不用电源驱动,携带方便,不受医疗条件和环境限制,随时可以进行负压引流,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医疗成本。其适用于抢险、救灾、部队野战急救以及临床等各种场合的引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罐体,2.橡胶阀,3.抽气导管,4.活塞,5.抽气筒,6.负压指示器,7.罐盖,8.推杆,9.卡夹,10.出气口,11.阻水过滤器,12.保护帽,13.疏水空气过滤器,14.进气口,15.塞子,16.止流夹,17.引流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看出,一种手动负压引流器,其包括一硬质透明的引流罐体1、罐盖7等。罐盖7密封扣合在引流罐体1上,形成密闭的储液容器。引流罐体1为圆桶型或椭圆型或方型,其上可以设有容积刻度,以便准确反映引流罐体中液体的容积量。罐盖7上设有进液口、出气口10。进液口连接引流导管17。引流导管17上安装有止流夹16,以控制引流导管17内液体的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高新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高新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99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