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渣石装卸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0349.X | 申请日: | 200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颜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文明 |
主分类号: | E21F13/06 | 分类号: | E21F13/06;B65G65/04;B65G67/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6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装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渣石装卸机,主要用于矿山开采后散状物料的收集与输送,尤其是矿井开挖及隧道开挖后散状物料的收集与输送。
背景技术
国内外矿井开挖和隧道施工中可用的出渣运输系统有:窄轨内燃机有轨运输系统、电瓶车牵引有轨运输系统、架线式电力机车有轨运输系统、大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系统、皮带运输系统等。电瓶车具有使用灵活、无污染等优点,但其电瓶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用电效率低、运输成本高、牵引能力不足等缺点;架线式电力机车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无污染,在矿井应用较广泛,但其需有架线设施,不够灵活,对作业空间和人员通行有一定影响,在电器与架线之间易产生火花,适应性不强;大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系统污染严重,出渣能力有限,矿井开挖及隧道施工不宜选用。近年来,由于动态分析技术、可控起动技术、自动张紧技术、中间驱动技术、高速托辊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皮带出渣运输系统具有连续输送、运距远、运量大、污染小、设备利用率高等特点,从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在成为矿井开挖及隧道施工出渣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对于渣石的采集方式,高效的技术并不多,主要利用装载机铲装或挖掘机装载,受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小矿井或隧道不适用;而采用人工装载的形式,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生产成本高,应用也比较少,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出渣机是生产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施工场地狭窄,地质情况复杂的井下开挖及隧道施工中集渣石采集及输送于一体的小型渣石装卸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渣石装卸机,带式输送装置的前端与履带行走底盘铰接固定,后端通过液压缸支撑与所述的履带行走底盘联接,在所述的履带行走底盘前端设有装载装置,所述的装载装置与所述的带式输送装置的前端对应,在所述的履带行走底盘上设有操作平台,在所述的操作平台上设有动力驱动系统、驾驶操纵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
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为柴油机和电动机的混合驱动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小型渣石装卸机,主要应用于矿井开挖以及隧道开挖施工中散状物料的装载与输送。采用本机器施工时,装载装置能在矿井或隧道中将散状渣石物料装载到机器本身的带式输送装置中,然后由带式输送装置将物料输送至自卸车或其它输送装置中。本实用新型具有装载功能和带式输送功能,能使渣石的装载与输送有效衔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带式输送装置的高度可以通过液压缸支撑调节,有效适合了不同出料高度,卸料灵活自如。本实用新型不需回转就能装料及卸料,使机器在狭窄及地形复杂的场地施工时显示出优势。动力驱动系统为柴油机和电动机的混合驱动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工况及不同环境使用时的需要。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小型渣石装卸机,它有效解决了施工中采集渣石与运输渣石的有效衔接问题,并且能在施工场地狭窄,地质情况复杂的井开挖及隧道施工中使用,工作时装载装置能对散状物料直接进行装载,并卸料于带式输送机构之上,通过带式输送机构将散状物料卸至自卸车或其它输送装置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带式输送装置2的前端与履带行走底盘3铰接固定,后端通过液压缸支撑7与履带行走底盘3联接,在履带行走底盘3前端设有装载装置1,装载装置1与带式输送装置2的前端对应,在履带行走底盘3上设有操作平台8,在操作平台8上设有动力驱动系统6、驾驶操纵系统4和电器控制系统5,动力驱动系统6为柴油机和电动机的混合驱动系统。
参见图1和图2,工作时,装载装置1能直接将散状渣石物料挖掘装载到机器本身的带式输送装置2中,然后由带式输送装置2将物料输送至自卸车或其它输送装置中。此机器具有设备先进,技术领先,机械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出渣效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特点,特别适合在施工场地狭窄,地质情况复杂的井开挖及隧道施工中使用。带式输送装置2的高度可以通过液压缸支撑7调节,有效适合了不同出料高度,卸料灵活自如。本实用新型不需回转就能装料及卸料,使机器在狭窄及地形复杂的场地施工时显示出优势。动力驱动系统6为柴油机和电动机的混合驱动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工况及不同环境使用时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文明,未经颜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0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