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灶具阀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1037.0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3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83 | 分类号: | F16K11/083;F16K2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熊晓果;吴彦峰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灶具 阀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灶具阀体。
背景技术
现代的燃气灶具都在往节能方向发展,传统的常规灶具阀体都是两个出气口,其中一个出气口是阀体开启后常明的中心火供气口,另外一个出气口是调节燃烧器其余部分火力大小的供气口,而调节火力大小实际就是调节燃气流量的大小。传统的阀体在调小火力时,火焰的高度会呈线性降低,火焰长度短于正常燃烧的火焰长度,这时火焰的高温区远离锅底,导致能量更多的散失浪费,使加热效率大大降低。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急需一种能打破常规两口供气调节方式的阀体,在调小火力时能保证剩余火焰保持正常的燃烧高度,以减少燃烧能量的浪费,提高灶具在小负荷加热时的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灶具阀体,能对燃烧器的火力大小实现多段式控制,提高燃烧器在小负荷加热时的热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具阀体,包括阀座和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小火出气口的开口角度为120°~160°,阀芯主火出气口一或主火出气口二的开口角度为70°~90°。
所述阀芯主火出气口一、二分别位于小火出气口的两侧,其中心轴线分别与阀芯小火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垂直,阀座小火出气口、主火出气口一、主火出气口二分别与阀芯小火出气口、主火出气口一、主火出气口二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阀芯小火出气口的开口角度为140°,阀芯主火出气口一或主火出气口二的开口角度为80°。
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灶具阀体,由于其阀芯小火出气口的开口角度为120°~160°,阀芯主火出气口一或主火出气口二的开口角度为70°~90°,所以在阀芯从打开到极限状态的旋转过程中,阀芯小火出气口能始终保持供气,而另一主火出气口也可保持在较大范围内供气。这样就实现了对燃烧器供气量的多段式控制,使每个供气通道的气流量得到分别调节,就避免了原来在调节主火通道供气量时由于粗放调节所导致的大面积的火焰高度呈线性降低,从而提高了燃烧器在小负荷加热时的热效率,节约了宝贵的能源。
该燃气灶具阀体的阀芯主火出气口一、二分别位于小火出气口的两侧,其中心轴线分别与阀芯小火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垂直,阀座小火出气口、主火出气口一、主火出气口二分别与阀芯小火出气口、主火出气口一、主火出气口二的位置相对应。这种布局形式,既容易保证阀芯的阀芯小火出气口和主火出气口一、二互不干涉,且易于加工制造,又能使各供气通道的供气组合状态最为合理。
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灶具阀体的供气组合形式,既满足了燃烧器中心常明小火的供气要求,又实现了对外围火焰供气量的灵活控制,且组合形式多样,大大提高了燃烧器在小负荷加热时的热效率,节能效果明显,同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阀座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灶具阀体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3的D-D剖视图。
图7是图3的E-E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的阀芯旋转30°时与阀座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的阀芯旋转90°时与阀座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阀体的阀芯旋转到极限位置时与阀座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阀芯的小火出气口,2为阀芯的主火出气口一,3为阀芯的主火出气口二,4为阀芯的进气口,5为阀体的阀芯,6为阀体的阀座,7为阀座的小火出气口,8为阀座的主火出气口一,9为阀座的主火出气口二,10为阀座的进气口,11阀芯的微火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1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