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1413.6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镇波 |
主分类号: | H04M1/21 | 分类号: | H04M1/21;G06K7/00;G07G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通讯技术领域中的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货币的发展,为了刺激消费和方便客户,银行每年发行的信用卡越来越多,人们外出购物再也不需要携带大量现金,而只需要带上一张小小的卡片,即安全也省去找零的麻烦。但现实情况却是信用卡能够畅行的地方很少,银行在发行信用卡的同时也要为商家发行可以刷卡的POS(销售点终端)机,这是一笔巨额成本,同时也要承担商家是否诚信的风险,包括可能出现的套现问题。因此目前配备POS机的商家还不多,据不完全统计,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使用POS机刷卡的比例不到5%,人们也经常会遇到因为一个商家的POS机出现问题,而导致想购物的人无法刷卡的现象,十分不便。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使得手机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手机已从原始的基本通话功能发展为现在包含了PDA、游戏机、MP3、MP5、照相、收音、录音、摄像、GPS等多功能终端,如果能在手机上融合刷卡功能,不仅可以解决人们使用商家的POS机刷卡带来的问题,也使得手机的功能更加完善。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这种手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融合了刷卡功能的手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商家发行POS机成本高以及不便人们刷卡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机,包括壳体、主芯片、显示屏及按键;显示屏及按键设计在壳体上,主芯片设计在壳体内部;按键及显示屏均连接主芯片;还包括刷卡器及条形码扫描器;所述刷卡器及条形码扫描器均连接主芯片。
进一步,所述刷卡器的卡槽设计在壳体侧面。
进一步,所述条形码扫描器的影像传感器设计在壳体顶端。
进一步,还包括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连接主芯片。
进一步,还包括微型打印机,所述微型打印机设计在壳体尾端,并连接主芯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手机融合了刷卡付费功能,节约了银行需要发行大量POS机的巨额成本,也为用户刷卡带来方便,更能减少制造、管理纸币的成本,铲除假币生存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条形码扫描器,2为壳体,3为显示屏,4为按键,5为指纹识别器,6为微型打印机,7为刷卡器,8为打印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融合了刷卡功能的手机,这种新型手机在现有手机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刷卡器和条形码扫描器,用户只需与银行之间签订协议,实现手机卡与银行卡的实名制绑定,留存相关信息和指纹后,银行根据用户工作和收入等相关信息,就可给用户办理不同额度的信用卡,用户领取到信用卡后,就可直接在手机上刷卡。用户通过手机上的条形码扫描器与商家的条形码(即由国家标准化计量局所核发的条形码,每户商家的条形码均是唯一的)相联通,获得详细购物信息,并生成信息发送至银行平台进行确认,经过确认后发回给消费者手机信息和商家的刷卡信息机上(商家刷卡信息机即是一部手机,它的手机内部需要一张由国家标准化计量局所核发的SIM卡,集成有该商家的所有综合信息,包括工商、税务、银行账户等),当消费者、商家均确认消费金额无误后,消费者输入密码并通过本手机指纹识别器进行指纹识别,再将确认信息发给银行平台存储保留,取代了原有的在消费单上的签字,同时防止该手机、银行卡丢失被他人拾取而肆意刷卡,增加了用户资金的安全性。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手机包括壳体2、主芯片、显示屏3、按键4、刷卡器7、指纹识别器5及条形码扫描器1;显示屏3及按键4设计在壳体2上,主芯片设计在壳体2内部;按键4及显示屏3均连接主芯片;所述刷卡器7及条形码扫描器1均连接主芯片。刷卡器7的卡槽设计在壳体2侧面;条形码扫描器1的影像传感器设计在壳体2顶端;所述指纹识别器5连接主芯片;还包括微型打印机6,微型打印机6设计在壳体2尾端,并连接主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镇波,未经李镇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1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