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灸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1437.1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旭;吴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洋;吴彦峰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灸器,特别是用于将药芯容纳在其中加热人体特定部位的灸器。
背景技术
灸器是用于燃烧药芯,释放热量和药芯药效对人体部位进行熏蒸的器械。经过人们不断的改进,现市场已有多种灸器,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195299中所公开,艾灸器具,其包含芳香中药芯,该艾灸器具由陶制的下部件、上部件和盖构成;中药芯环和中药芯多孔板按照顺序叠置于下部件和上部件中的中空部中;在上部件的内侧和网片之间设置有艾炷,位于上部件和盖之间。又如中实用新型专利94214882.7公开的一种微烟艾灸器,结构包括顶盖、壳体、调节座、底座、滤烟垫、燃艾环以及调节座底部的防护网,顶盖中央有一个作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杆、螺杆上端有调节手把、下端与弹簧连接。此外,壳体与调节座为卡钉卡槽配合,燃艾环为一筒体下接一薄环。
上述灸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仅在灸器的顶部或底部开有空气入口,使得药芯体燃烧时周围的空气流通不顺畅,所供给的空气不能满足药芯充分燃烧的压要求,并且不易于通过调节空气流通量来控制药芯的燃烧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药芯燃烧充分,且药芯燃烧程度可调的灸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灸器,包括内部为中空的筒状外壳、置于外壳内可上下移动的盛具和一个位于外壳或盛具上可调节通气量的盖,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侧壁上临近底部的位置上有气孔,在气孔外有调节气孔开启大小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是圆筒体,外壳内侧有内螺纹,与之配合的外螺纹位于盛具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盛具是一个桶体,在桶体底部有孔,桶体上方有一个桶盖,在桶盖上有通孔,通孔上有可移动的盖板。
优选地,在所述的盛具包括塑料的桶体和装在桶体内陶制的药碗,在桶体底部和药碗底部均有孔,桶体上方有一个桶盖,在桶盖上有通孔,通孔上有可移动的盖板。
优选地,所述的盛具是由两部分金属网组成,二者可以扣合在一起,在金属网上夹子。
优选地,在外壳底部有陶制的垫子,垫子中间有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外壳底部侧壁上有气孔,气体可以由气孔进入灸器,在药芯燃烧受热后的气体由盛具和外壳上部排出,可以保证有充足的空气供药芯燃烧,并且通过调整气孔外的挡板和盖可以方便控制药芯的燃烧程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灸器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灸器中的挡板;
图3是图1所示灸器中的桶盖;
图4是图1所示灸器中的桶体和药碗;
图5是本实用新型灸器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灸器,包括内部为中空的筒状外壳1、外壳1的内壁上有内螺纹12,在外壳1侧壁上临近底部的位置上有气孔2,在外壳1上套有一个圆环状的挡板3,如图2所示,挡板3用于调整气孔2开启的大小。在外壳1中安装有桶体5,桶体5的底部有一个用于通过空气的通孔,桶体5的外壁上有与内螺纹12配合的外螺纹4,在桶盖顶部有法兰,法兰上有两个卡口10。桶体5内放置有用于容纳药芯的陶制的药碗6,药碗6的底部也有一个通孔用于通过空气,桶体5和药碗6的组合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桶体上有一个可移开的桶盖9,在桶盖9上设有通气孔8和用于遮蔽通气孔8的盖板7,盖板7可旋转的安装在桶盖9上,在桶盖9的边缘上还有突出的凸起11与桶体5上的卡口10配合用于固定桶盖9,如图3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旋转桶体5调整药芯距离壳体1底部的距离,即药芯与皮肤的距离,选择适合的距离进行加热获得舒适的温度,并且由于在壳体1底部具有气孔2,气体可以直接由气孔2进入,受热后的热空气上升由桶盖9上的通气孔8排出,形成良好的供气气流,满足药芯充分燃烧的需要,桶盖调整挡板3或者盖板7还可以控制药芯燃烧的程度,满足不同的需要,并且在装入药芯后,整个灸器为一个整体,在翻转的情况下药芯也不会掉落,以免烫伤人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适合的耐热材质制作桶体5,例如陶瓷、塑料、金属等,然后直接将药芯直接放入桶体5中,省去了药碗6,在桶体5底部的通孔上布置有金属网,避免药芯燃烧时掉落到皮肤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1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