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1969.5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13/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的支持弹性元件于其上弹性变形的导柱结构。
【背景技术】
于2008年12月3日公告的公告号为20116017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了一种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其包括:本体部、垂直安装于本体部上的固定端子、收容于本体部内的中心端子、导体、连接于中心端子与导体之间的弹簧及一对固持部。所述中心端子及导体分别通过所述一对固持部固持于本体部内。中心端子上设有与固定端子抵接的抵接部。当对接插头插入该同轴连接器时,中心端子被朝向离开固定端子的方向推动从而使得抵接部离开固定端子。当对接插头拔出该同轴连接器时,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驱使中心端子及其抵接部回弹至初始位置。
所述弹簧呈悬空状连接于中心端子与导体之间。在对接插头的插拔过程中,弹簧容易晃动导致操作不稳定。
于2008年1月21日公告的证书号为326213的台湾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了一种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其包括:本体部、垂直安装于本体部上的固定端子、收容于本体部内的中心端子及一对固持部。所述中心端子通过所述一对固持部固持于本体部内。所述同轴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安装于中心端子上的可动部及弹簧。可动部上设有与固定端子抵接的抵接部。当对接插头插入该同轴连接器时,可动部被朝向离开固定端子的方向推动从而使得抵接部离开固定端子。当对接插头拔出该同轴连接器时,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驱使可动部及其抵接部回弹至初始位置。
所述弹簧套设于中心端子上从而可以避免由于晃动而导致插拔操作不稳定。但是,中心端子需要设置成较长的长度才可以安装弹簧及可动部。如此使得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节约成本且可进行稳定操作的同轴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与对接插头对接的同轴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包括设有空间部的本体部、固持于本体部上且突伸于空间部内的固定端子、固持于空间部内的固持元件及安装部、可动安装于安装部内且具有主体部的中心端子、与中心端子的主体部电性连接且可与固定端子接触或分离的导电部、及配置于导电部与固持元件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固持元件包括固持于空间部内的固持部及固持于所述固持部内的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与中心端子的主体部、导电部及导体电性连接的导柱,弹性元件安装于导柱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同轴连接器的弹性元件由于受到导柱的支持而于对接过程中轴向压缩或回弹。弹性元件可进行稳定弹性变形致使中心端子可进行稳定操作。同时,中心端子不必设置成贯穿本体部前后的长度,如此有利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去除本体部时的部分组合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此时所述同轴连接器处于初始位置。
图5是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此时所述同轴连接器处于最终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同轴连接器100用于插入对接插头(未图示)。同轴连接器100包括本体部1、垂直固定于本体部1上的固定元件7、固持于本体部1内的固持部21及安装部22、固定于固持部21内的导体3、可动安装于安装部22内的中心端子4、架设于导体3与中心端子4之间的导柱5及套设于导柱5上的弹簧6。
本体1包括基座11及自基座11向前突伸的筒状部12。基座11内设有收容空间115。筒状部12内设有对接空间121。基座11包括设有固定槽113的上壁111。固定槽113与收容空间115贯通。基座11内表面设有朝向收容空间115突出的第一台阶部116及第二台阶部117。第二台阶筒117较之第一台阶部116更靠近对接空间121。
固持部21大致呈圆形,中心设有贯穿前后的第一贯通孔211。安装部22大致呈圆形,中心设有贯穿前后的第二贯通孔221。安装部22外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扣槽222。
导体3由导电材料制成。导体3大致呈柱状,包括直径较小的插入部31及直径较大的抵靠部32。导体3内设置沿轴向延伸且于抵靠部32一侧开口的插入槽33。
中心端子4具有杆状部42、设于杆状部42前端且用于与对接插头对接的对接部43及自杆状部42后端向外突起的导电部41。杆状部42与对接部43构成主体部40。杆状部42上设有沿着轴向延伸且于导电部41处开口的嵌入槽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1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