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混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2046.1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0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夏来庆;赵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4 | 分类号: | F02M2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发动机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小型天然气发动机的燃气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通用小型发动机大部分采用了以汽油和柴油作燃料的机型,比如发电机组、一体式水泵、割草机和非道路车辆用的动力等。众所周知,这些发动机,特别是二冲程发动机所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相当严重,已经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与当前倡导的环保格格不入。
为了改变上述状况,人们已经采用了可燃气体作为能源来代替汽油和柴油,比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这些可燃气气体燃烧后对环境的污染小,目前已经有部分汽车已经应用,但是当前燃气发动机的关键燃气和空气的混合装置结构复杂、成本昂贵难以普及到通用小型发动机上。
针对上述技术领域中的空白,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注意,比如公开号为2344563的名称为“气体燃料混合控制器”的专利公开一种气体混合的结构,它包括壳体和节风门组件,在节风门前方设有流量记阀片,该流量记阀片固定在可转动的偏心设置的流量计轴上,在壳体的外部设有与客体管道相通的燃气管道体,在燃气管道体内设有与其管道相通的流量调节套筒,在流量调节套筒内设有燃气通量控制轴,由两个摇臂和一个连接杆组成的连动机构控制空气和燃气的进气比例。这类装置往往存在以下不足,机械配合较差,可靠性不高,控制欠稳定,使得气体燃烧不充分,震动大,噪声大,容易引发机械故障等,因而适用范围也比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燃气发动机的气体混合阀机械配合较差,可靠性不高,控制欠稳定、成本昂贵、难以普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机械配合较好,可靠性高,控制稳定的用于小型天然气发动机的燃气混合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燃气混合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在下部设有储气室,在上部设有混气室,储气室和混气室相导通;储气室与壳体外侧的天然气进口相导通,混气室上设有阻风门和节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气室内设有将其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的下膜片;储气室上端设有通道二,通道二向上延伸与设置在壳体中上部的滑道的侧上部相导通;天然气进入储气室的上腔体后,由于不断充气储气室的上腔体气压大于下腔体,上腔体就向下腔体挤压,使得下膜片产生弹性形变,进而达到储气室的稳压功能。
所述的滑道下端延伸出设置在壳体中部的空腔体内,空腔体内设有将其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的上膜片;滑道内设有阀芯,阀芯的顶端部设有密封块,阀芯的基部与上膜片中部相固接;空腔体在下腔体处通过延伸出壳体的真空通道与发动机汽缸相导通,空腔体在上腔体处侧腔壁上设有与大气相导通的通孔;真空通道延伸出壳体与发动机汽缸相导通,当发动机发动时汽缸产生一定的真空度,使得上膜片在空腔体中的下腔体的气压小于上腔体,上腔体通过通孔与大气是相通的,上腔体向下腔体挤压,造成上膜片产生弹性形变,阀芯的基部与上膜片中部相固接,因此直接产生阀芯的运动,使得通道二中的燃气进入滑道再进入通道三。
所述的滑道通过通道三与混气室相导通,通道三的上端口设置为单向孔;混气室的一侧设有阻风门,另一侧设有节气门。通道三中的燃气再通过单向孔进入混合室,混合室上又设有阻风门引入空气,使得燃气和空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紧接着通过节气门被吸入发动机的汽缸进行燃烧,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可自动调节节气门开度大小,从而能起到稳定发动机转速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上膜片中部下侧设有上膜片弹簧,上膜片弹簧设置在上膜片弹簧基座上。上膜片弹簧使得上膜片的弹性形变稳定,从而达到阀芯运动平稳,延长上膜片和阀芯等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下膜片中部下侧设有下膜片弹簧,下膜片弹簧设置在下膜片弹簧基座上,下膜片弹簧基座的基部设有调整螺栓和锁紧螺母。下膜片弹簧使得下膜片的弹性形变稳定,从而保证储气室稳压性能良好。
作为优选,所述储气室通过通道一与壳体外侧的天然气进口相导通。增大储气室的储气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下膜片设置在储气室的下部,上膜片设置在空腔体的中部。中部是膜片形变量最大处。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的上端高于通道二与滑道相导通的开口。保证燃气顺利进入滑道。
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设计巧妙;2.整机机械配合性较好,可靠性高,控制稳定,气体燃烧充分,振动小,噪声小,机械故障少;3.适用性广、生产成本低,对普通发动机改造比较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2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