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位传感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312681.X 申请日: 2009-10-16
公开(公告)号: CN201548291U 公开(公告)日: 2010-08-11
发明(设计)人: 林长荣;覃奎珍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淞森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F23/36 分类号: G01F23/36
代理公司: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代理人: 李志华
地址: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传感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配件,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输油系统的油箱储油计量的油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油位传感器是汽车发动机输油系统的重要配件,其主要作用是为驾驶员提供油箱的油量信息。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油位传感器是与电动燃油泵组合成一体的敞开式结构形式,所用的厚膜电阻片和电触片大都浸泡在燃油中,且电触点为单触点,由于受燃油的腐蚀,电阻片及电触点易受氧化影响计量电路导通,造成燃油计量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式油位传感器,以克服已有敞开式产品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位传感器,包括电阻片和电触片,电阻片两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电触片通过转轴、连臂和连杆与浮子机构连接,所述的电阻片和电触片安装在一密封腔体内。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电触片的电触头I和电触头II的顶部分别有两个形状尺寸相同的电触点,其固定方位互为90°,即电触头I的电触点为左右排列固定,电触头II的电触点为上下排列固定。

所述的电触头I的电触点和电触头II的电触点的形状均为双凸球面体。

其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电触头I的电触点与电触头II的电触点的材质成分不同,其中与电阻板恒定导体接触的电触头I的电触点采用Ag-Pd合金材料,与电阻板可变导体接触的电触头II的电触点采用Au-Ag-Pt合金材料。

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之油位传感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之油位传感器的电接触组件不与燃油接触,可防止电触点受氧化腐蚀,提高电接触的可靠性。2、每个电触头的电触点有两个,其形状设计为凸球面体,既保证了触点良好的滑动性,提高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又增加了电接触面积,提高可靠性。3、电触片接触电阻板恒定导体和可变导体的电触点分别采用不同材质的材料,既保证电触点具有良好的的导电和抗电弧性能,又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油位传感器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3:本实用新型之油位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1是主视图(局部剖视),图2是图1之右视图,图3是图2之俯视图;

图4~图5:电触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主视图,图5-图4之左视图;

图6~图9:电触点结构示意图:

图6-电触头I的电触点主视图,图7-图6之俯视图;

图8-电触头II的电触点主视图,图9-图8之左视图。

图中:

1-塑料盖,2-塑料盒,3-厚膜电阻片,4、5-引出线,6-连杆,7-电触片,71-电触头I,72-电触头II,711、712-电触头I的电触点,721、722-电触头II的电触点,8-转轴,9-连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油位传感器,包括电阻片3和电触片7,电阻片3通过两端的引出线4和5与外部电源连接,电触片通过转轴8、连臂9和连杆6与浮子机构连接,所述的电阻片3和电触片7安装在一密封腔体内;所述密封腔体由塑料盒2和塑料盖1扣装而成。

所述的电触片7的电触头I 71和电触头II 72的顶部分别有两个形状尺寸相同的电触点711、712和721、722,其固定方位互为90°,即电触头I的电触点711、712为左右排列固定,电触头II的电触点721、722为上下排列固定。

所述的电触点单个形状为凸球面体,电触头I的电触点711、712和电触头II的电触点721、722的形状为双凸球面体。

所述的电触头I的电触点711、712与电触头II的电触点721、722的材质成分不同,其中与电阻板恒定导体接触的电触头I的电触点711、712采用Ag-Pd合金材料,与电阻板可变导体接触的电触头II的电触点721、722采用Au-Ag-Pt合金材料。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之一,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电触头上的电触点也可以是采用单个凸球面体,但电接触没有双凸球面体好;所述的电触点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形体;所述的电触点711、712与电触点721、722的材质成分也可以相同,即都用Au-Ag-Pt合金材料,但成本相对高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淞森车用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淞森车用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26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