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退型电缆槽导管联接棒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2813.9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冉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来明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11/00;B65G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退型 电缆 导管 联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刮板输送机上使用的电缆槽导管联接棒。
背景技术
在煤矿刮板输送机的每节电缆槽导管之间,都有联接棒进行连接。现有的联接棒一般由柔性材料制作,形状大都为圆棒形,两端带倒角,联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相邻的两个导管孔中,并能够随着刮板机的推移而自由地伸缩弯曲。其作用主要防止电缆槽内的采煤机电缆拖链与导管发生挂扯。
现有的联接棒在使用时,刮板机的推移会使联接棒持续的弯曲和伸直,以至联接棒在两个导管中不断地窜动,这样不可避免的造成联接棒从导管中脱落丢失,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并且极易造成电缆槽中的采煤机电缆拖链挂扯在导管的端头部位,对拖链和电缆造成严重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退型电缆槽导管联接棒,要解决现有的电缆槽导管联接棒易脱落丢失,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止退型电缆槽导管联接棒,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圆柱形棒体,棒体两端分别插入相邻电缆槽导管的管孔中,棒体一端为直径小于导管内径的自由端,棒体另一端带有用于防止联接棒从导管中自行退出的逆齿和用于棒体在导管中限位的限位台,逆齿在限位台和棒体另一端的端面之间呈环形阵列分布,逆齿均朝向棒体自由端单向倾斜,逆齿的外径大于导管的内径,限位台的外径与导管的外径相同。
所述逆齿共有5环12列。
所述棒体在自由端的端面周边可带有一圈倒角。
所述棒体采用的弹性材料可为聚氨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端为自由端,直径略小于导管的内径,可以在电缆槽导管中伸缩自如。另一端设计有单向的逆齿,逆齿呈环形布置在联接棒的圆周方向,逆齿的外径略大于导管的内径,利用聚氨酯材料的弹力,能保证导管和联接棒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逆齿倾斜方向指向自由端,使得联接棒向导管内部伸入时比较容易,而向外退出却非常困难,只能单向前进,不易脱落丢失。在逆齿和自由端间设计有限位台,限位台外经与导管外径相同,限制联接棒过度深入导管,又不会和电缆拖链造成刮卡。这样在逆齿和限位台的共同作用下,联接棒的逆齿端就被牢牢的固定在一侧的导管中,而另一端可以在相邻的导管中自由伸缩,既起到了防止导管端头部位挂扯电缆及拖链,又有效地防止了联接棒的大量丢失。
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均十分方便,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利用模具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逆齿一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棒体、2-逆齿、3-限位台、4-自由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这种止退型电缆槽导管联接棒,包括聚氨酯弹性材料制成的圆柱形棒体,棒体两端分别插入相邻电缆槽导管的管孔中,棒体1一端为直径小于导管内径的自由端4,棒体另一端带有用于防止联接棒从导管中自行退出的逆齿2和用于棒体在导管中限位的限位台3,逆齿在限位台3和棒体另一端的端面之间呈环形阵列分布,共有5环12列,逆齿2均朝向棒体自由端单向倾斜,逆齿的外径大于导管的内径,限位台3的外径与导管的外径相同,棒体在自由端的端面周边带有一圈倒角。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联接棒的自由端插入一侧的电缆槽导管中,然后用力将逆齿端推入另一侧的导管中,轻轻旋转,使联接棒上的逆齿与导管内壁充分接触。刮板输送机推移时,相邻的导管形成一定的角度,联接棒弯曲成弧形,自由端从导管中抽出一定的长度,而逆齿端保持静止不动。当两个导管恢复共线时,联接棒伸直,自由端伸入导管的部分增加,而逆齿端仍然保持静止不动,始终牢牢地和该导管保持一体,这样便有效地防止了联接棒的丢失,同时防止了导管端头和电缆及其拖链发生刮扯,发生设备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来明,未经冉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2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