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壁炉的反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2955.5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9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安冬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14/04;F21V17/00;F24H3/00;F21W1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壁炉 反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壁炉的火焰模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壁炉的反光装置。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的电壁炉,其火焰模拟装置一般包括光源及反光束,而反光束大多采用电机带动的转动轴及固定在转动轴上的反光体这种结构形式,其中反光体通常为柔性反光条与固定反光片两种结构形式。另外,现有技术电壁炉的反光束通常只模拟向上燃烧的火焰,而在真实情形下木材燃烧时除向上燃烧的主火焰外,还有相当部分向下燃烧的火苗。公开日为2007年1月31日,公开号为CN1904489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轴套式电壁炉反光束,其包括反光条和固定反光条的基体,固定反光条的基体系由芯轴、套在芯轴上的转筒组成,芯轴固定于电壁炉炉体,转筒沿芯轴中心线回转并带动粘结或捆扎于其上的反光条旋转,使得柔软的反光条形成不规则跳动,从而模拟出火焰的形态。另外,公开日为2006年11月18日,公开号为CN2828998Y的专利文件公开一种动管式电壁炉反光装置,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形式。上述两种结构所模拟的均是向上燃烧的火焰,缺少真实木材燃烧时向下燃烧的火焰,因此,影响了电壁炉所模拟火焰的真实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电壁炉反光束存在的所模拟火焰方向单一、所模拟火焰真实感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独特、火焰模拟效果好的电壁炉的反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壁炉的反光装置,包括由转动轴及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反光体组成的反光束,所述的反光束包括大反光束及小反光束,大小反光束并列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采用大小不同的反光束,可以分别模拟出大小不同的火焰,另外,大小反光束并列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则使得模拟出的大小火焰燃烧方向相反,这样,我们可以用大反光束所反射的光线来模拟向上燃烧的主火焰,用小反光束所反射的光线来模拟向下燃烧的次要火焰,最终使得电壁炉所模拟火焰更加接近真实木材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增强火焰的火焰模拟效果,提高电壁炉的可观赏性。
作为优选,大反光束的反光面积与小反光束的反光面积比为5比1至20比1。大反光束的反光面积与小反光束的反光面积比相差过大,则小反光束所模拟的向下燃烧火焰太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相反,大反光束的反光面积与小反光束的反光面积比相差过小,即小反光束所模拟的向下燃烧火焰太大,则会造成模拟火焰严重失真,影响火焰的真实感,大反光束的反光面积与小反光束的反光面积比为5比1至20比1是理想的选择范围。
反光束可以采用传统电壁炉所常用的反光束结构,即:反光束包括转动轴及设置在转动轴上的柔性反光薄片或刚性反光薄片的结构形式。
对于常用的只经过一次反射成像的电壁炉来说,大反光束上靠近电壁炉成像屏的反光体从下向上转动,小反光束上靠近电壁炉成像屏的反光体从上向下转动。大反光束上靠近电壁炉成像屏的反光体从下向上转动,用来模拟出向上熊熊燃烧的主火焰;小反光束上靠近电壁炉成像屏的反光体从上向下转动,则可以模拟出真实木材燃烧时向下燃烧的火焰。
作为优选,转动轴包括反光体夹持部及两端的连接轴,夹持部包括两条扭曲或缠绕呈麻花状的夹持条,所述的反光体为反光薄片,其固定端设置在两条夹持条之间。在转动轴上设置反光体的夹持部,而夹持部采用两条夹持条夹持反光体的结构形式,则转动轴的自身结构就可以紧紧夹住反光体,不会发生现有技术的反光束经常出现的反光条脱落或向两侧倾斜的情形。另外,扭曲或缠绕呈麻花状的夹持条可以使转动轴的各个径向上均有反光薄片分布,同时,扭曲或缠绕的夹持条不但可以更为牢固的固定反光薄片,而且可以在反光薄片的固定端附近形成局部的凹面结构,这种凹面结构在反射光线时具有聚焦作用,可以增强火焰的亮度,提高电壁炉的火焰模拟效果。
作为优选,夹持条呈片状结构,两条夹持条的宽面相对且一侧边相互连接,其横截面呈U形结构,夹持条扭曲呈麻花状结构,反光薄片为条状结构,其一端固定在两条夹持条之间。片状结构的夹持条接触面大,容易满足反光体的固定要求,而将两个夹持条连接成U形结构,将反光薄片的一端固定在U形结构内,则其连接更加可靠。另外,夹持条也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
1.夹持条呈片状结构,两条夹持条的宽面相对且扭曲呈麻花状结构,反光薄片为条状结构,其中部固定在两条夹持条之间。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反光薄片可以穿过两条夹持条,这样夹持条的两侧均可以布置反光薄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安冬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安冬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29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