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2977.1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曹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2 | 分类号: | H01H51/02;H01H50/44;H01H50/5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设备、家用电器、UPS中,由于科技发展的需要,要求继电器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灵敏度更高,工作可靠性更高。而由于继电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了,体积更小了,因而也就带来了安全性能不够的弊端。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如图1、图2所示,该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包含有线圈1′、轭铁6′和铁芯7′;线圈1′包括线圈架11′、绕组12′和线圈引脚13′;接触部分包含带有动触点41′的动簧4′、衔铁5′、带有静触点21′的下静簧2′、带有静触点31′的上静簧3′或定位片;衔铁5′、动簧4′通过衔铁上的铆苞51′铆装在一起;轭铁6′、动簧4′则通过轭铁上的铆苞61′也铆装在一起。动簧4′也起到复原簧片的作用,给继电器提供复原反力。线圈1′通电激励时磁路部分产生电磁力,当电磁力大于动簧4′的反力时,衔铁5′带动动簧4′运动,实现触点的切换,继电器处于动作状态。线圈1′激励值降低,当电磁力小于动簧4′的反力时,动簧4′带动衔铁5′反向运动,实现触点的切换,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该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线圈架11′包括有下架板111′,绕组12′位于下架板111′板面的中心部位,即绕组12′位于继电器的中心部位,线圈架11′的下架板111′的前方两侧分别装有下静簧2′、上静簧3′或定位片,线圈架11′的下架板111′的正后方装有轭铁6′,线圈架11′的下架板111′的后方两侧分别装有线圈引脚13′。该结构的电磁继电器中,绕组与负载回路间的爬电路径如图3、图4所示,该爬电路径100′实际上是绕组12′至静簧(下静簧2′、上静簧3′或定位片)之间沿着线圈架11′的下架板111′板面的直线距离,由于继电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因此,该爬电路径100′的距离较短,不能满足加强绝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通过对线圈架的下架板的结构改良,在不改变电磁继电器尺寸以及绕组与静簧安装位置的前提下,使得绕组与负载回路间的爬电路径的距离延长,从而使电磁继电器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包括有线圈、轭铁和铁芯;线圈包括线圈架、绕组和线圈引脚;接触部分包括带有动触点的动簧、衔铁和静簧部分;线圈架包括有下架板,绕组位于下架板板面的中心部位,静簧部分安装在线圈架的下架板中;在下架板的板面中设有跨越于所述绕组与静簧部分之间沿着所述板面的最短连接线的凹槽。
所述的凹槽为长条形凹槽,长条形凹槽的中段跨越于所述绕组与静簧部分之间沿着所述板面的最短连接线。
所述的静簧部分为片形结构,所述的长条形凹槽沿着平行于片形结构的面体设置。
所述的长条形凹槽的一端通出线圈架的下架板外。
所述的静簧部分为带有静触点的下静簧和带有静触点的上静簧,下静簧和上静簧分别安装在线圈架的下架板的前方两侧,在下架板的板面中设有二个分别跨越于所述绕组与下静簧、绕组与上静簧之间的沿着所述板面的最短连接线的凹槽。
所述的静簧部分为带有静触点的下静簧和上定位片,下静簧和上定位片分别安装在线圈架的下架板的前方两侧,在下架板的板面中设有二个分别跨越于所述绕组与下静簧、绕组与上定位片之间的沿着所述板面的最短连接线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是在线圈架上设置凹槽,该凹槽位于线圈与负载回路之间,用以延长线圈与负载间的爬电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线圈架的下架板的板面中设有跨越于所述绕组与静簧部分之间沿着所述板面的最短连接线的凹槽,能够在不改变电磁继电器尺寸以及绕组与静簧安装位置的前提下,使得静簧部分指向绕组的爬电路径不但需要经过线圈架的下架板的板表面,还要经过凹槽的槽壁,使爬电路径的距离延长,即绕组与负载回路间的爬电路径的距离延长,具有更好的绝缘效果,从而使电磁继电器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构造(侧方向)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构造(正方向)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爬电路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结构(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正方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爬电路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2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泳凝胶容器
- 下一篇:汽车检测设备中框架上滚筒轴承座基面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