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层坑渗灌灌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3079.8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丰;李涛;张江辉;王全九;张胜江;白云岗;蔡军社;裴青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层 渗灌 灌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水灌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深层坑渗灌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极端干旱气候环境下,平均年蒸发量3600mm,作物棵间蒸发成为作物主要的一部分耗水,目前节水灌溉技术主要通过抑制棵间蒸发,减少深层渗漏两个途径节水,深层坑渗灌在减少深层渗漏的基础上,减少近地表无效土层的水分,有效抑制棵间蒸发,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而目前的一些节水灌溉技术如:1)小管出流灌溉技术拥有不易堵塞、省水、施肥方便、适应性强和管理方便的特点,但其灌水后,有一部分水滞留在没有根系生长的表层土壤,在强烈的蒸发下,最终这部分水的大部分散失于空气中;2)渗灌是将水分直接输送至植物生长的根系,减少了棵间蒸发,但其灌水耗时长,对于水质要求高,并且管道易堵塞,堵塞后很难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层坑渗灌灌溉装置,解决了现有渗灌技术中,棵间蒸发耗水大,灌水耗时长,对于水质要求高,并且管道易堵塞,堵塞后很难维修的问题,使得水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利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层坑渗灌灌溉装置,包括一套供水系统,供水系统的末端设置有若干毛管,在每株植物的根系土壤处设置有一个或若干个灌水器,灌水器的上端露出地面,灌水器的下端伸进根系土壤中,每个毛管依次通过稳流器、小管与灌水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其特征在还于,
所述的供水系统的结构是:包括井泵,井泵依次与逆止阀、节制阀、过滤器、压力表、闸阀、安全阀及水表连接,在节制阀的并联管路上设置有施肥罐,施肥罐的进出口上各设置有一小阀门,水表与主管连接,主管与若干支管连接,支管又与若干毛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灌水器直接将水分输送至作物根系生长土层,减少近地表无效土层中的水分,从而大大降低作物的棵间蒸发,达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且灌水耗时短,对于水质要求低,管道不会堵塞,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供水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深层坑渗灌灌水器入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与不同灌水技术近地表15cm土层蒸发比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与不同灌溉技术下无核白葡萄商品产量对比图。
图中,1.井泵,2.逆止阀,3.节制阀,4.小阀门,5.施肥罐,6.过滤器,7.压力表,8.闸阀,9.安全阀,10.水表,11.主管,12.支管,13.毛管,14.小管,15.稳流器,16.灌水器,17.根系土壤,18.棵间近地表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所使用的供水系统结构是,井泵1依次与逆止阀2、节制阀3、过滤器6、压力表7、闸阀8、安全阀9及水表10连接,在节制阀3的并联管路上设置有施肥罐5,施肥罐5的进出口上各设置有一小阀门4,水表10与主管11连接,主管11与若干支管12连接,支管12又与若干毛管13连接,构成一个网状的供水系统。
如图2,本实用新型的深层坑渗灌灌水器的安装结构是,毛管13通过稳流器15与小管14连接,小管14再与灌水器16连接,每个小管14分别给每个灌水器供水,灌水器16根据作物根系分布范围设置到根系土壤17的部位,将水分直接供给植物的根系进行吸收,使得棵间近地表土层18不接受供水,使得水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灌水器16为一个相对固化的器物,要求有一定的高度5cm-40cm,可以存储一定的水量,直径或宽度要求5cm-30cm,圆柱体或长方体均可,上下两端开口,四周侧壁透水或不透水,灌水器的材料不限,可以使用塑料管、PVC、PE或类似的具备以上特点的物品如:砖块砌成圆柱体或长方体形状、一捆四周用可降解塑料包裹的秸秆,可降解塑料袋包裹杂草成管子形状等均可。
供水装置的布置:采用上述的小管出流供水系统,首部一般要求能提供满足管网所需的压力及流量,具体可依据相关灌溉工程规范计算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3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立管结构
- 下一篇:自动除甲醛的车用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