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混凝土楼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3089.1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6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强 |
主分类号: | E04D13/14 | 分类号: | E04D13/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混凝土 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楼板,特别涉及一种防水混凝土楼板。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4所示,传统的建筑物为了施作防水工程,一般是在建筑物4的楼板41的板面铺设一层由粉末状的轻石粉构成的轻石粉层44,该轻石粉层44具有拨水性,且其比重比水轻。并在轻石粉层44上铺设一不织布层42之后,于其上层灌注水泥砂浆成水泥砂浆层45,藉此达到防止水分进入楼板。
请继续参照图4,通常在建筑物4的屋顶楼板41外围会建造一道矮墙43,即俗称的女儿墙,主要具有防止坠落的作用,以维护安全。然而,矮墙43与水泥砂浆层45之间以及矮墙43与楼板41之间的角隅处会形成所谓的工作接缝,亦即非连续的表面。而随着时间及气候所造成的热胀冷缩效应,将会使得该接缝处龟裂,此时水分将会由矮墙43与水泥砂浆层45的接缝渗透后,接着由矮墙43与楼板41的接缝处侵蚀渗透而进入建筑物4。倘若水分仅渗透入矮墙43与水泥砂浆层45的接缝,尚容易维修,然若水分渗透入楼板41后,日积月累后,将对建筑物4的整体结构造成破坏。
因此,提升建筑物楼板角隅处的防水能力,以避免水分侵蚀而造成破坏,实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加强楼板角隅处的防水能力,避免水分侵蚀而渗透的防水混凝土楼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混凝土楼板,包含混凝土层和侧墙,该侧墙设置于该混凝土层的至少一侧;其特点是:还包括保护层、及防水粉末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一侧具有第一容置空间;该保护层设置于该混凝土层之上;该防水粉末层设置于该混凝土层与该保护层之间,且部分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侧墙邻近于混凝土层处具有第二容置空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防水粉末层更是部分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中。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相互连通。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容置空间与支撑混凝土层的一钢筋间具有一距离,且该距离大于0公分。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保护层由塑料、或轻质砖材料制成。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防水粉末层具拨水性,且其比重比水重。
承上所述,本创作之防水混凝土楼板系于混凝土层与侧墙连接处设置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并于该容置空间中填充有防水粉末层,以避免水分由其连接处侵蚀渗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传统建筑物楼板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4:建筑物 41:楼板
42:不织布层 43:矮墙
44:轻石粉层 45:水泥砂浆层
1:防水混凝土楼板 11:混凝土层
111:第一容置空间 12:保护层
13:侧墙 131:第二容置空间
14:防水粉末层 15:防水材
16:重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防水混凝土楼板。
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该防水混凝土楼板1包括一混凝土层11、一保护层12、一侧墙13以及一防水粉末层14。在本实施例中,以屋顶的楼板为例,且仅以一面侧墙为例说明。
混凝土层11于其一侧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空间111位于混凝土层11的一侧,并与混凝土层11的平面约呈0度至90度的角度斜切而形成,而较佳的约为30度至60度之间。另外,第一容置空间111则是与支撑混凝土层11的钢筋(图中未示)之间具有一距离,而该距离大于0公分,然于本实施例中,角度与深度仅为举例说明,并无限定其角度或深度。
侧墙13立设于混凝土层11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1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以一面侧墙13为例说明,然而一般侧墙13是围设于混凝土层11四周,换言之,混凝土层11的四周皆可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111。于此,侧墙13即为一般所称的女儿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强,未经黄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3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