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3865.8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9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肖玉宝;张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3/74 | 分类号: | H01R33/74;H01R33/76;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接受芯片模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用于接受芯片模组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盖板、基座以及驱动盖板在基座上滑动的驱动构件。驱动构件包括操作杆与驱动杆,操作杆与驱动杆相互垂直,且驱动杆上设置有一凸轮机构。操作杆以杠杆形式驱动驱动杆转动,位于驱动杆上的凸轮机构随着驱动杆转动而驱动盖板相对基座往复运动。基座上设置有导电端子,盖板设置穿孔用于接受芯片模组的针脚。随着盖板相对基座的往复滑移,芯片模组的针脚与导电端子之间可以处于电性接触与分离两种状态。
基座设置滑槽用于收容驱动杆,操作杆位于基座一侧。在与操作杆同侧的基座上设置有挡块以防止操作杆过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杠杆原理,操作杆经常会使档块损坏。且,操作不当时,会将驱动杆自基座一侧抽出。这样,电连接器就不能稳定工作。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弥补其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驱动构件的电连接器,所述驱动构件能在电连接器内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基座、组设于基座上的盖板、驱动构件及设置于基座内导电端子,盖板包括承接部与驱动部,承接部上设置有穿孔,基座包括有主体部与收容部,上述导电端子收容于主体部,盖板的承接部与驱动部分别对应基座的主体部与收容部,收容部上设置有横向贯穿收容部的收容槽,驱动构件包括相互垂直的操作杆与驱动杆,驱动杆可转动的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其中,驱动杆的末端设置有自驱动杆弯折延伸形成的弯折部,收容槽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孔,弯折部可转动的收容于该圆弧孔内,圆弧孔内设置有限制块限制弯折部的转动行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挡块与限制块同时阻止操作杆转动,双点着力,以防止仅挡块作用而损坏之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有盖板1、基座2、驱动构件3以及收容于基座2的导电端子(未图示)。
盖板1包括承接部11与驱动部12。承接部11呈矩形,承接部11上设置有贯穿盖板1的穿孔110。驱动部12位于承接部11一侧。
基座2包括有主体部21与收容部22。主体部21呈矩形,主体部21上设置有贯穿基座2用于收容导电端子的导电端子收容孔210,前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此导电端子收容孔210内。收容部22位于主体部21一侧,且与盖板的驱动部12对应设置。收容部22上设置有横向贯穿收容部22的收容槽220。收容槽220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孔221与挡块223,挡块223自收容部22上表面(未标号)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与收容槽220的出口(未标号)临近设置。圆弧孔221构成收容槽220另一端的出口(未标号),其与收容槽220连通且朝向外部开放设置。圆弧孔221内设置有限制块222。
驱动构件3包括有操作杆31与驱动杆32,驱动杆31与操作杆32相互垂直。驱动杆32的包括有转动轴33与驱动轴34,驱动轴34位于驱动杆32中部,由驱动杆32弯折形成。转动轴33位于驱动轴34两侧,驱动杆32转动时,以转动轴33为旋转中心。驱动杆32末端设置有与驱动杆32垂直的弯折部35。
组装时,将驱动杆32设置到收容槽220内,其中,弯折部35收容于圆弧孔221内。盖板1覆盖到基座2上,盖板1的承接部11对应基座2的主体部,盖板1的驱动部22对应基座2的收容部22。盖板1的驱动部12下方设置有与驱动轴34配合的干涉槽(未图示)。
操作时,转动操作杆31,使其带动驱动杆32以转动轴33为旋转中心转动。驱动杆32转动时,驱动轴34驱动干涉槽,并且在转动过程中使盖板1相对基座2沿方向A做往复滑动。上述盖板1的承接部11用于与芯片模组配合,且芯片模组的针脚插入穿孔110内,随着盖板1相对基座2沿方向A往复滑动,芯片模组的针脚与导电端子之间存在电性接触与分离两种状态。
请参阅图3所示,弯折部35在圆弧孔221内转动,限制块222在圆弧孔221内的位置限制弯折部35的转动行程。在实际应用中,运动时的驱动构件3同时受挡块223与限制块222的抵靠,这样可以防止操作杆31过推。在防止操作杆31过推过程中,挡块223与限制块222同时阻止操作杆31转动,双点着力,以防止仅挡块223作用而损坏之情形。弯着部35与圆弧孔221的内表面过盈配合,可以阻止驱动杆32自基座侧面被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3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MCIA卡座的自动组装机
- 下一篇:侧立按压式双排端子连接器